旅美30年教育专家陈屹:留学不该如此这般劳民伤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11-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中国,留学似乎正在变成一种全民运动。”旅美华人作家陈屹对《环球时报》记者如此感叹道。陈屹是1977级大学生,1986年赴美留学,后来在美国工作、定居,一双儿女在美国出生。她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美国教育,已出版《诱惑与困惑:美国教育参考》《美国素质教育大参考》《背洋书包的中国孩子》,主编《送孩子去常春藤:20位常春藤妈妈的教育手记》。她的新书《名校之路》首次披露赴美留学中的陷阱与误区。“有些话,我必须站出来说。”陈屹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说,现在的留学市场太浮躁,中国家长和学生对留学申请、留学生活有着太多太多的认识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害了他们。


陈屹:我们当年那一代留学生全靠自己,完全没有任何外力帮助,一切从零开始,但心态是向上的,知道机会来之不易,只有自己不断往前努力,各种拼杀磨炼都是实实在在的。现在的孩子非常幸运,我们以前奋斗四五年才想到的东西,可能是现在的孩子第一步就想到的,他们具备了很多能力,享受了父母的红利,很多机构给他们包装,他们可以跨越很多自己该走的路,从而进入一种捷径。但这种捷径其实隐藏着很多陷阱。

环球时报:今年的热播剧《小别离》让低龄留学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您怎么看留学低龄化的趋势?

陈屹:这个问题要因人而异,看每个人的期望值。有的人希望让孩子换个环境去重新发现自己,找到信心和出路;有人期望让孩子早早适应,进入美国主流社会,为上名校准备。第一种情况,如果在国内学得一塌糊涂,缺乏基本的自律,这种孩子出去也不行,实际上,这种情况在低龄留学生中的比例很高。留学只是多了个选择机会,并不代表万事大吉,出国读书还是得拼,可能拼得比在国内还要厉害。另一种情况就是奔着名校去的,以为越早去离美国名校越近。这也是一种错觉。大部分孩子提前到美国读书,其实距离美国名校的距离更远。

美国知名高校的生源很多来自顶级的私立高中,然而顶级私立高中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对美国本土学生来说都竞争激烈,更不用说对国际学生。美国也有些较为便宜的普通私立高中,往往是走读的,这些学校每年进入名校的比例很低。目前有90%的中国学生在这个段位的高中读书,每年有几万人。美国学生就读这种走读高中的学费一般是每年1万到两万美元左右,只有少部分顶尖走读高中是3万美元学费。但实际上,中国留学生就读这类学校的学费,再加上寄宿家庭的寄宿费用,甚比去读一个顶级寄宿高中的费用还要高,有些机构中间获得的差价存在不合理性。

在一些普通走读高中,中国孩子要住寄宿家庭。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住在一个陌生家庭里,可能会失去成长中很重要的家庭教育。作为接受这些寄宿国际生、以此为生计的美国家庭,他们首要任务是保证学生们的安全、有吃有住,没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这些孩子。而美国高中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不是单纯学习好,如果没有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各方面的成长会打折扣的,考取美国知名大学的竞争力也会下降。

在美国学校的关系,能给申请加分吗?

环球时报:现在很多留学机构都强调自己在美国各个学校的社会关系,这对留学申请有多大帮助?

陈屹:我不否认任何关系,关系在全世界都通用,认识人和不认识人还是有差别的。但关系背后是要付出信任担保的,你本身能力得够格。面对大批申请者,人家可能觉得这些孩子都不错,如果大学里某个招生官恰好认识推荐人,信赖你这个推荐人,确实可能会因此招这个学生,但你得把你个人的信誉搁在里面。

国内很多人心目中的“搞关系”,很多时候是中国人思维。在美国,你去跟人家交往一下,留个照片,一点都不是难事。但如果他是因为关系而录取你,学校会因此而耻辱,不久前有新闻报道说,一个中国留学机构为使其学生进入美国大学,贿赂美国顶尖大学招生专员。这在美国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那些涉案的招生官可能饭碗都保不住了。

一所美国学校可能有30-50个招生官,而且也在不断更换中,几十年下来,一个大学有几十、上百的前招生官,不足为奇。现在很多留学机构都标榜自己有招生官,其实并不代表具有绝对优势。有些留学生回国去了留学机构工作,说自己以前在招生委员会工作过,不说具体做什么,可能只是些很琐碎的行政事务,并不直接参与录取工作。现在大家都在玩的是一种游戏,噱头而已。


环球时报:您在新书《名校之路》里提到留学行业的暴利,可现在很多家长可能就是认为,中介费用越高,越有品质,越能保证成功率。能否谈谈这个话题。

陈屹:费用越高越成功,这也是误区之一。美国也有升学机构,但都是一些小型公司,没有全国连锁,很注重学生隐私。作为一个机构来说,他们对诚信度要求很高,没有诚信,就没法生存。他们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有限的外力,大部分机构不会明目张胆地去做各种包装。

美国很多家庭的孩子不愿用机构做外力,他们觉得这是自己人生该走的路,凭什么听机构和外人的。因此,美国这类机构在要价时,会要一个市场相对合理的价格,这是由市场决定的。

只有在中国,留学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中国的父母很无奈,因为这毕竟是一个用英语来完成的申请过程,确实有些父母没能力来完成这一切。这就催生出大量的留学机构。他们收费可能是美国一些升学机构的几倍甚至更多。

我不想评判这种收费是否合理,中国留学机构可能确实多做了一点,但他们做的更多的其实是美国机构不会去做的,一些“秘书活儿”,因为中国学生申请需要用到第二外语,涉及到文化沟通问题。美国机构会让学生自己去做很多事情,他们认为那是孩子应该自己去经历的。而在中国,许多家长会认为,我交了钱,留学机构就应该大包大揽,提供一条龙服务。中国家长把孩子本来应该自我成长的体验外包给了别人。这是很大的损失。

中国的市场现在太大,留学机构有上万个,只要留学回来,就可以充当留学专家,甚至正在读书的留学生,也可以当留学专家,这正常吗?一个孩子的留学,对一个家庭来说,这是一种百分之百的人生期待。而对很多留学机构来说,这个孩子的留学,就是机构产业链下百分之几的流水线作业产品,这是最可怕的事。

中国人迷信“最贵的就是最好的”,很多留学机构里的设施都非常高端,走进去富丽堂皇,让中国家长感觉到自己是VIP客户,自己享受的是最好的服务。其实这也是一种中国人思维,美国没有这么做的,这种机构就是给学生服务的,不需要这么张扬。当然中国留学机构为何这么做,也是因为中国家长的需要,很多家长会觉得,这机构条件这么差,没有那种气派和气场,提供的服务一定也不是很好的。

以前大家喜欢在奢侈品上花钱,现在一些人回归理性,不会砸几万块钱去买个包,开始明白什么叫合理价格。你以前砸的是很多钱,现在你在孩子的教育上砸钱,浪费了、亏了,无所谓,可是你知道吗,你砸的不是钱,是孩子,是孩子的成长,你砸得起吗?

当我在“留美学子”的公号上提供“陈屹视线——世界名校”公益分享时,邀请一些世界名校孩子的父母分享教育理念,很多国内的朋友都跟我说,这么好的资源,你为什么不收钱,你不收钱,没人会相信你的。在美国,做教育的人很多都是见过名利的,他们可以在其他行业挣到很多钱,选择教育是出于自己内心真正的热爱,他们都有强烈的公益心,真正要把教育做好,靠的也是这份热爱和公益。

环球时报:可是很多人会说,去留学机构加强一下语言还是有必要的吧?

陈屹:我不反对上辅导班,但报班是为了如虎添翼,而前面的基本功需要你自己打好,不是砸钱报班出来的。申请美国大学需要提交的标准考试成绩,是考能力,但中国学生在辅导班里刷题,考分很高,但不代表能力很高,因为很多是都是靠惯性思维、技巧,离真实的水平有很大差距。没有形成一种万变不离其宗的能力,只是有了一种应付考试、猜题的能力。

很多家长是用报班来剥夺了孩子的自学路径,如果他能自己大量阅读、先自己踏踏实实自学一部分、再让老师给他带一带,学习效果会更好。现在的情况是,本来孩子应该自己学的,完全依靠辅导班的拐杖,觉得有这个拐杖才放心,才不会摔。当初我出国留学没有钱,只有一次考试机会,所以只能自己摸索,后来我的孩子自己选择去自学,其实自学是一种能力,靠自己悟,然后可以受益一生。

很多“人生早规划”的概念是商家的把戏

环球时报:有一种说法,说如果想留学,就要早点规划,甚至有人提出从3岁就开始准备,要学外语,要学特长。您对此怎么看?

陈屹:人生早规划,听上去吸引人,其实这种说法实际操作很难,人的成长过程充满变数,家长要跟孩子一起成长,不断去发现孩子,抓准各种适当时机对孩子进行“机会教育”,一些内容实在无法百无一失地规划出来。

人生早规划在中国的一个弊病就是太功利性。有的孩子来了美国之后会问我,阿姨,我们学校很多活动,参加哪个对申请大学有帮助?我就说,这个问题,你该问你自己。你应该自己去参加几个,然后自然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如果你过于功利,就相当于自行放弃了很多发现自己的机会。

在国内,“人生早规划”的概念很多时候是跟商业绑在一起的。为什么早规划?其实是很多商家把你早早规划成他们的客户了。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不断给家长一些概念,用这些概念早早地锁定客户,之后才有一条龙服务,才有钱挣。

事实上,很多孩子小学就开始去看名校,各种名校巡礼,我不是说这样做不好,但是有一种可能性是,很多孩子根本就不是上名校的料,你让他那么早就去看名校,他可能会因为看到差距而早早地放弃了努力。这叫拔苗助长。


环球时报:您的一双儿女分别考上了芝加哥大学和杜克大学这种名校,能否分享一下您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经验?

陈屹:我还真没有给孩子早规划过,或许我无知,或者我没有太相信这些。我只是早早地把自己规划好了,做好自己,爱看书,不会因为困难而放弃,做什么事都充满热情,对谁都充满善意,尽心尽力不去亏待别人,这就是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