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大:让学生成为校园主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11-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大家的积极参与,让宿舍环境越来越棒,我要为这种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点赞。”这是一个平常的夜晚,已过24点,刚刚结束每周例行宿舍检查,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团干部赵洁发出了这样一条微信,引来学生纷纷点赞。

在西北师范大学,本学期以来,这是许多团学干部工作的写照。每周至少有一天,团学干部都会来到学生公寓,和自律委员会的学生一道,深入宿舍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检查宿舍环境卫生,倾听学生诉求。赵洁发现,本学期以来,自己和学生明显熟络了,“(学生)有啥困难都会告诉我,我也能帮他们很多忙”。

在西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李勇看来,这些点滴变化,都与学校开展的学生“三自”工作密切相关,即发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激发学生主人翁精神,强化自律意识,实现全面发展。“‘三自’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全面参与学校管理和服务,团学干部和学生实现了同频共振”。李勇说。

让学生“动”起来

全面推进学生“三自”工作,是近期西北师大学生管理中的一项创新探索。本学期以来,该校成立校园文明自律委员会、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及学生教学评价委员会,旨在通过建立整套机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实现自我发展。

“以学生为主体,以各级学生会为依托,由学校和学院两级团学组织为指导,在全校范围全面推进。”西北师大学生处长甘德荣介绍说,参与“三自”工作的学生来自全校学生骨干、学生党员等,此外,享受助学金的学生也以勤工助学的形式参与其中,每个人都从身边小事做起,在相互帮扶、相互服务中锻炼自己。

本学期以来,西北师大“三自”工作委员会率先启动“1+12+X”文明宿舍创建活动,由1个楼层长带动12个互助发展岗自律咖,再帮扶其他X间学生宿舍整理内务,将楼长、楼层长、宿舍长以及勤工助学学生全部纳入学生自律委员会互助发展岗自律咖进行管理,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公寓管理体系。

在西北师大兰天公寓1号楼114宿舍内,记者看到,虽然床铺和书桌略显陈旧,但在宿舍4名女生的精心布置下,整个房间显得格外温馨。

“没有自律咖时,起床叠被子纯看心情。”114宿舍的张清荷说,以前经常随意堆放各种杂物,插线板也插满了插头,从来不会主动收拾。“自从有了自律咖,就会有身边同学经常督促,这些小事都能做好”。

目前,西北师大全校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已打造1500余间学生宿舍样板间,参与学生达1.5万余人,实现了从大一到大四学生宿舍的全覆盖。

“通过开展‘我爱我家’宿舍文化节、‘魅力学院进公寓’等文化活动,营造宿舍文化氛围,强化宿舍育人功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质量,也促进了公寓管理人员与学生的团结合作。”甘德荣说。

公共空间“靓”起来

除公寓管理委员会,在西北师大校园还有一支队伍活跃在校园里。作为自律委员会志愿者巡逻队的一员,西北师大学生苏京京每天都会在校园巡逻,对校园公共卫生和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引导。

“看到乱扔的垃圾,我会先捡起来,然后再去提醒同学。”苏京京说,这样几次下来,很多同学都觉得不好意思,就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意识到位了,就能改正过来”。

“通过文明监督、文明检查、文明引导,校园文明巡逻小分队广泛参与到学风、校风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西北师大学生会专职秘书长杨庆介绍,近期,全校开展文明教室、文明卫生间、文明图书馆、文明实验室、文明餐厅五大文明创建活动,校园文明巡逻小分队全程参与其中,对校园不文明行为及时进行提醒、劝说和制止,不文明行为大幅减少,校园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三自”工作开展以来,在校园人流最密集的学生食堂,情况也正悄然发生变化。

中午就餐高峰期,记者进入食堂看到,前来用餐的大学生都排着整齐的队伍,逐一按需点餐,秩序井然。而在食堂的另一头,吃完饭的学生也自觉将餐盘摆放在回收处,将吃剩的残渣倒入废弃桶。

“以前吃完饭从来不管桌子上剩的残渣,也不会将餐盘放到回收点,都是擦擦嘴就走了。”大学生许田斌告诉记者,吃完饭不收拾餐具的毛病在家就养成了,都是父母在收拾,自己只管学习就好。“很多同学都这样,这种现象很普遍。”

“习惯养成从点滴做起,通过伙食委员会的督查,加上系列活动,文明用餐的风气正在养成。”杨庆说,自“三自”开展以来,大学生一方面自觉维护食堂食品环境卫生,推动文明食堂建设;同时,还组织开展了“食全食美”校园饮食活动、“健康饮食文明就餐”倡议等。

与此同时,学校后勤部门与大学生的沟通也更加顺畅。“以勤代助”餐厅文明监督小分队检查食堂伙食质量、环境卫生,了解学生对用餐的建议并及时和食堂沟通,有效地促进了食堂管理。

让学生成为大学的中心

“自从推进学生‘三自’工作以来,学生主动作为、相互影响,团学干部深入基层加强引导,整体效果良好,在点滴的变化中看到了实效。”李勇说,随着“三自”工作的推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同时,也改变团学工作抓手不足、基础覆盖不够的情况,“团学干部的联系面更广,和青年学生走得更近了,工作着力点更加清晰,组织的存在感也更强了。”

西北师大学生管理中的这一探索,源于该校党委书记陈克恭对大学治理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梳理,以及对解决途径的深入思考。

陈克恭发现,长期以来,学校的学生会、学生社团很多情况下更像是学校的行政组织,并不完全代表最广大学生,难以有效发挥表达学生诉求、维护学生权益、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陈克恭认为,大学治理涉及大学多个群体的共同利益和大学的整体目标,学生是大学的主要群体,也是大学组织的重要利益相关者,理应具有参与治理的权利和义务。“三自”工作作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强化人本意识、问题意识、实践意识,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建立保障学生参与管理的制度安排,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模式。

“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日应当培养的学生。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关注人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陈克恭表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义在于让青年学生在参与校园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养成独立自觉、自主自重的精神,培育权利与责任意识,更在于能够倒逼学校创新思政教育模式,真正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