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去小学化”不能矫枉过正
当前,“小学化”已经成为批评和指责幼儿园教育的首要因素,在舆论的高压下,有些幼儿园“谈小色变”,以致连正常的幼小衔接工作都不敢理直气壮地去做了,“去小学化”有矫枉过正的倾向,如将“儿童快乐学习”同“知识教育”相对立,在幼儿园实施“禁教”等。这种幼儿园与小学“一刀切”式地分段培养同样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当然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无益的。
幼儿园关门办园,导致幼儿园的教师对小学的办学情况知之甚少,幼儿对小学的生活毫不了解,这样做的后果是使幼儿入小学后在身体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困难重重。如有的儿童刚入小学时频频生病;有的儿童不愿意做作业,认为作业是替老师或家长完成的任务;有的儿童上课坐不住难以集中注意力;更有甚者会逃学、撒谎、与同学冲突不断。孩子、家长和教师都为此叫苦不迭。这是幼儿园教育从“小学化”机械走向“去小学化”的极端表现。
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密切相关但又截然不同的两个教育阶段。幼儿园教育有其独特的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评价手段,不能过早地用小学的组织形式、教育方法教授小学的课程内容,幼儿园教育必须旗帜鲜明地“去小学化”。同时,正是由于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差异性,客观上才需要做好相应衔接工作。
例如,幼儿园教育的主导活动是游戏,而且幼儿没有家庭作业,也不需要参加任何形式的考试。而小学教育的主导活动是上课,小学生有明确的学习任务,要完成适量的家庭作业,并且要参加严格的考试。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作息时间是宽松且灵活的,对幼儿没有出勤要求,生活管理也不带有强制性。为了保证幼儿饮水,幼儿园除了安排集中饮水时间外,还允许幼儿想什么时候喝水就什么时候喝水。上厕所也一样,想什么时间去就什么时间去。但是,在小学阶段,儿童必须遵守严格的作息制度,上课期间不能随便下位,喝水、如厕等必须在课间。幼儿园每班幼儿较少,教师和保育员对幼儿照顾周到,师生关系密切。小学通常每班人数较多,教师对学生的照顾有限。对于这些相去甚远或者截然相反的环境和要求,假如幼儿园阶段没有做好相应准备工作,想让儿童一入小学就适应其要求,是勉为其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具有连续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可能像人为划分的两个教育阶段一样泾渭分明,两者之间客观上存在一个过渡期,类似接力跑中的“交接棒”时空区域,幼小衔接事关幼儿的终身发展。幼儿园从事的正常的幼小衔接工作不能简单认为是“小学化”,不能因为“去小学化”而弱化幼小衔接工作。(作者系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