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的00后孩子们:用青春丈量革命热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8-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内容提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80年前,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以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结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80年前,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以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结束。这条洒遍红军将士鲜血的崎岖征途,为后世留下了一部生命写就的壮烈史诗,一座令人永世仰望的精神高峰,它已成为中国人民坚定无畏的精神象征。

对于今天生活在大都市的人,特别是出生、成长于和平年代的年轻人而言,真实的长征之路充满着无法想象的艰苦。重返历史现场,感受当年的长征精神,已成为一种追溯家国情怀、汲取精神动力的体验方式,在各大城市渐渐流行开来。

这个夏天,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国防班的学生们不再满足于从课本上了解历史,他们带着对革命先烈的景仰、对长征的憧憬,决心用自己的脚步丈量过去,以史观今。另一方面,12岁的广州男孩温度则和他的父母一起,利用假期展开了一段为期15天的红色之旅。一家人通过自驾的方式,走访了位于湖南、广西、重庆和贵阳的18座红色城市。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重走长征路被他们的行动赋予了更多意义。

一家三口的长征之旅

一份厚重的小学“毕业礼物”

今年12岁的“广州仔”温度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今年7月16日,他跟随爸爸妈妈,从广州环市东路出发,开始了为期15天的重走长征路自驾之旅。这个旅程,源自于父亲温斌的一个美好心愿:他希望儿子“小升初”的假期能过得充实、与众不同,收获一段难忘的回忆。“在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很快便敲定了这个旅程,过程几乎没有怎么商量,很快便达成一致。”温斌说。

在出发之前,一家人就已经想好了,这次重走长征路,目的并不在于刻意去“体验”红军当年长征到底有多“苦”,而是把这次旅行当成是一次学习中国革命史的宝贵机会,借此以更好地了解今天的中国。除此之外,温斌也希望儿子作为一名“00后”,能够通过实地走访与长征之间产生某种精神共鸣。“孩子刚刚成功地上了心中理想的初中,我希望他能够成为走向世界的现代人。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条人生的‘长征’之路。”

在温度的妈妈张弛看来,这次旅程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她认为现在的孩子独立自主,对自己的事情非常有主见,但是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则比较自我,配合性较差。于是,这份厚重的“小学毕业礼物”,在妈妈眼中,是一次对孩子意志、毅力、耐心和责任感的全方位磨练。“这段旅程和我们家以前的旅游大不一样,没有享乐,为的是通过旅行实现一次家庭内部的深入沟通,以及对家国历史的温故知新。”张弛告诉南方日报记者。

而对于12岁的温度而言,长征就是一段不可能完成的苦难“传奇”,但纸上的知识,总给人一种隔山相望的距离感。温度平日最感兴趣的是文学,科幻小说《三体》的故事内容他能脱口而出。和所有同龄的男生一样,他对历史也很感兴趣。他想通过一路参观长征遗迹和革命历史博物馆,感受一个真实的历史现场。

一家人的性格各不相同,在此次长征之路上展露无遗。爸爸温斌喜欢诗词歌赋,几乎每到一个不同的“红色坐标”,都会赋诗言志。到达贵州黎平时,他写道:“一路单骑一路歌,千里风尘千人面。”到达贵州遵义,温斌又写道:“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温斌认为,黎平会议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是遵义会议的前奏和准备。“可以说,没有黎平会议就没有遵义会议。我们也看到黎平发生的巨大变化,黎平正凭借‘侗乡’文化牌,发展绿色生态,前景很是看好。”

对于儿子温度,重走红色长征路“好玩又有意义”,能够真正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在此基础上回望历史。“我最难忘的是在广西与贵州交界的乡下,我在山地里撒野打弹弓。当时我想象自己是一名红军战士,在勇敢地和敌人战斗。”温度说到这里,开心地笑了起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长征路’”

最让温度和爸爸妈妈惊讶的是,路途中“长征”就像是一个奇妙的词,能够将素昧平生的人连接起来。为了这次旅途,温斌和家人特意制作了一张红色海报,正面写着“不忘初心”“新的出发”,还印着他们一家三口“千里走单骑”的路线图。与之相配套的是“闯关文书”——请市民帮忙签名和留下的鼓励话语。“为了让儿子能够加强与人沟通的能力,我们特别设计了‘通关文书’的环节,希望孩子能在旅途中多和陌生人交谈,分享他的感受和思考。”温斌说。

一开始,温度对这样的形式特别排斥,甚至直言这样做有点“傻”。张弛和温斌为了让孩子理解其中的意义,先主动和周边不认识的路人沟通。让人惊喜的是,只要他们一说“一家人在重走长征路”,无论是老人们还是年轻人,都毫不犹豫地表达了赞赏之情。感受到被鼓励和支持的喜悦,温度也慢慢打开心扉,开始尝试与途中遇到的人交流,包括收费站的工作人员、车站的路人,还有餐厅的顾客和店员。

温斌一家将这些有趣的经历在朋友圈里分享,借助新媒体记录下每天的心得,与朋友展开讨论。他还拍摄了沿途的风景,再把重走长征路的影像做成微视频放到网上,便于身边的朋友了解、体会这趟不平凡的旅程。温斌回忆说:“常有认识、不认识的朋友对我们说,重走长征路触动了他们。他们每个人感到动容的内容都不太一样,有的是因为亲情,有的则是出于爱国心。无论如何,只要我们的行动能够打动人,让大家产生思考和感悟,都是好的。”

经过一家人的努力,两张“通关文书”上写满了路人的签名和支持的话语,这也成为路途上最美好的记忆之一。“其实很多人都能感受到重走长征路的意义,只是缺乏实践的机会和时间。这次旅行对我们做家长的来说,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温斌笑言。

7月31日,温度一家人历时半个月的“长征之旅”画上句号。温斌认为,对于现代人而言,依然需要不断地去理解、传承和创新长征精神,一个民族能有这么一段历史、一种精神,值得被一再重温、一再追随,是非常难得的。

在“00后”的儿子温度身上,温斌也看到了点点滴滴可喜的变化。他感叹道:“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长征之路’。这次的经历也是希望提醒我们每一个现代人,不要忘记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和对于家庭的担当。我希望儿子通过‘新长征’的历练,能变得更坚强,在未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国防班学子用青春丈量革命热土

娄山关拉练无人掉队坚持到底

今年7月21日,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国防班(以下简称“国防班”)150名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在贵州开展了为期8天、名为“弘扬长征精神,同筑中国梦”的主题活动。当这群平均年龄十五六岁的“00后”踏上这片曾经洒满革命先辈鲜血的土地时,“长征”这个过去只出现在课本上的词汇,开始在他们眼前变得具体而鲜活起来。

一路上,他们目睹了赤水河的湍急和惊险,在炎热的太阳底下一路向前;他们参观了遵义会议旧址、息烽集中营等革命遗迹,追忆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在位于丙安古镇的红一军团陈列馆中,他们仔细地观看红军四渡赤水的作战线路和随军物品,不禁对红军高超的战略拍手称绝,也感受到红军生活和作战条件的艰苦,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国防班总教官雷鹏俊说,当学生们离开陈列馆到达红军烈士陵园时,很自觉地在纪念碑前列队,庄重地三鞠躬。“其实我没有教学生要怎么做,他们在现场就能很自然地体会到先辈们的不易,这(鞠躬)是他们发自内心的举动,那时候我们看了都特别感动。”雷教官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笑容。

在行程中,校方还组织了一场长征主题演讲比赛。学生们在家时就已经准备好演讲稿,但在比赛当天,许多学生临时改稿,真正带入了这几天的见闻和体会。上台时,他们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自信大方、慷慨激昂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血有肉。台下有些学生还感动得哭了。

娄山关10公里拉练是整个“重走长征路”过程中最艰苦的一段。学生们要步行10公里,登上娄山关的小尖山。尽管山路曲折陡峭,但他们都丝毫没有泄气。为了给彼此加油鼓劲,他们还开始拉歌,高亢激扬的军歌一首接一首,响彻山间。口号声和歌声没有间断,学生们铿锵有力的脚步也从不停歇。

整个拉练过程中,学生们始终保持着整齐的队形,150人无人掉队,全部坚持了下来,最终队伍提前1个小时登顶。

国防班二营的翟美蘅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中途我们也感到疲惫劳累,不想再多走半步,老实说也想过偷懒与放弃,可这又有什么好处呢?为了锻炼意志,我必须坚持。”对于雷俊鹏教官而言,国防班的日常教育很注重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荣誉感,班上的学生不像别的孩子那么娇生惯养。“我们十分重视培养学生那种不服输的精神,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面对障碍的时候坚持到底、不放弃。”

成功登顶后,由于天气恶劣,考虑到学生的身体健康,老师们决定提前结束娄山关的行程,不料却遭到好几位学生的抗议:“为什么要提前结束?我们能吃苦,我们能行,让我们继续走下去!”

在土城中心小学进行帮扶活动时,国防班学生在烈日下站起了军姿,一站就是2个小时,任由汗水打湿了脸庞。“我们体会的‘苦’,不及红军战士的万分之一,他们都坚持下来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弃呢?”许多学生都这样表示。

巾帼不让须眉,“女汉子”成靓丽风景

陈罡是这次“重走长征路”的旗手。这个身材高挑、皮肤黝黑的大男生,每天总会最早到达集合地点,稳稳地高举旗帜,等待同学们集合。他说:“拉起旗,同学们才能找到组织,才能快速集合,我不能偷懒,不能影响团队。”

不仅男生个个威武帅气,国防班中的女生也能“顶起半边天”,更是从不掩盖自己“女汉子”的气质。

说起二营营长宁静,雷教官总是赞不绝口:“这个小女孩特别能干,执行力特别强,我们行程中间很多事情她都帮我打理得井井有条。”

娄山关拉练时,由于行军队伍长,为确保学生的安全,雷教官经常需要跑上跑下,十分辛苦。宁静看到雷教官蹲在路边喘气的模样,拍着胸脯对雷教官说:“老雷,后面的队伍有我呢,你就休息一下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