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家:家长可做孩子网络社交的“脚手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4-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对于孩子使用网络社交工具,家长有喜也有忧。父母应该怎样对待这个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专家、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吴国宏。

中国青年报:是什么原因促使越来越多的儿童使用网络社交工具?

吴国宏:与别人交往是儿童天性的一部分。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孩子们的社交活动主要在真实世界里进行,比如小区、大院等场所,空间和时间要素对他们的社交活动的影响和限制较大。网络社交工具克服了时空方面的限制,提高了社交的便捷度,也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半径,还有各种娱乐功能。而且由于在线交往有一定匿名性,有时候陌生人之间更容易吐露心声。

另一方面,客观地说,现在很多小区的环境不太友好,安全、卫生、交通状况不良,有时户外空气质量也不是很好。单元楼的住户,邻里之间的来往也不如以前密切。这些都限制了孩子们的线下交往。加上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学生课业负担重,他们户外玩耍的几率比较低,用网络社交工具进行社交也是自然的结果。

中国青年报:您如何看待儿童使用网络社交工具这一现象?

吴国宏:现在的电子产品使用越来越便捷,触屏让操作反馈更加直接,方便有趣的社交应用程序也有很多,科技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孩子们的社交渠道和深度。从积极意义上讲,孩子玩网络社交工具也好,玩游戏等其他应用程序也好,对于开发他们的智力,锻炼他们的注意力,掌握这一步到下一步之间的程序性知识确实是有好处的。不管是手上的操作,还是心理上的运作,孩子的智力、思维、心理等都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育。

但是,儿童年龄毕竟小,人格、情绪、道德判断等社会性部分还不成熟,对于自己的行为有什么结果也缺乏认识。他们可能会暴露个人隐私,或者发布其他不恰当信息,受到有害信息或者陌生人的伤害。目前普及度高的网络社交工具大都没有专门的儿童版,所以儿童使用网络社交工具也应该有限度。

中国青年报:家长应该怎样对待孩子使用网络社交工具的行为?

吴国宏:网络社交工具作为一种工具,本身是中性的东西。对于现在的小互联网“原住民”来说,互联网也深入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以后的工作、学习、消费、娱乐等,很大一部分也要通过互联网实现,这也是没法阻止的事情。家长首先要认清这种形势,不能因为害怕网络和网络社交的副作用,就不让孩子接触,因噎废食。家长面对这种状况时,可以自信、淡定一些。

借鉴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家长一方面可以起“脚手架”的作用,调节孩子使用网络社交工具的行为,比如告诉孩子可以浏览什么内容,规定每天玩多长时间,一周中哪几天可以玩,帮助孩子提高使用网络社交工具的水平,做到自律、自控。

另一方面,家长可以引导性参与。对于孩子玩网络社交工具,不过多干预,而是积极参与。态度也要放松,让孩子觉得上网或者使用网络社交工具本身不是一件坏事情,不过得在家长引导之下操作。在更有能力和经验的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使用网络社交工具时,犯错的可能性就会降低,逐渐做到正确使用。

此外,互联网产品生产者也有责任在开发产品时,注意对儿童的保护,相信开发专门针对儿童的产品也是有回报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应该进行完善,学校、教育监管部门也应该重视,而不能简单地“堵”“卡”。

中国青年报:您如何看待家长“晒孩子”以及家长使用网络社交工具对孩子的影响?

吴国宏:为人父母的自豪喜悦是可以理解的,家长想在朋友圈分享这种心情,或者告知朋友,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应该有一定的限度。从儿童教育角度讲,家长应该更多地把对孩子的爱和欣赏放在心里。心中明白“我的孩子漂亮、聪明,我爱我的孩子,其实不需要昭告全世界”。

从心理学角度看,有些过度喜欢“晒孩子”的家长,即我们说的“晒娃狂魔”,对自己的评价有可能是偏低的。因为很多成年人除了是父母,还扮演着其他社会角色。如果他扮演其他社会角色时,得到的评价平平,或者没有被正确评价,就可能想要维护自己自尊,博取关注度,晒自己不太好意思,就“晒孩子”。他们过多地依赖于别人告诉自己“我是谁”,“我的孩子是谁”。

虽然父母在朋友圈晒孩子的行为,不见得一定会影响孩子使用网络社交工具的习惯,但是,人们在互联网的操作痕迹是删除不掉的。从好的方面说,孩子可能会觉得父母对自己成长的脚印记录是很珍贵的。但是孩子长大后,有了自我意识,也可能会觉得自己照片被拿出来晒不妥当。父母应该考虑孩子以后的自我发展,注意自己的行为给孩子的示范作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