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唤醒校园里“沉睡”的自行车?并无良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4-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每年到了毕业季,高校校园就会增加一批被遗忘的自行车,以及“僵尸车坟场”。废旧自行车的不断增多,给在校学生正常停放车辆带来麻烦,也给学校的管理出了一道难题。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抽取全国120余所高校的317名大学生,发放关于高校“僵尸车”情况的调查问卷,67.82%的受访者表示所在高校选择骑自行车出行的人很多,其中88.89%的受访者表示所在高校存在堆放“僵尸车”的现象。

在上海的一所高校里,就有一大批“沉睡”的自行车,它们占据着宿舍区的草坪和部分道路,大部分锈迹斑斑,有的车轮已不翼而飞。“不仅阻碍交通,而且很影响宿舍区的美观。”该校学生郜阳无奈地告诉笔者。

自行车“沉睡”原因多样化

郜阳所在的高校地处上海松江大学城,对该校学生而言,出行骑自行车比较方便,且在大学城买车较市区便宜,“不到500元就可以买一辆自行车,而且每年新学期伊始,充300元话费就能送车,一些同学的自行车就是充话费送的。”郜阳觉得,正是因为自行车成本太低,质量一般,又没有简单的处理途径,才使许多学生在毕业时选择将自行车直接遗弃,“僵尸车”主要还是毕业生遗留下来的。

与郜阳的观点不同,河南一所高校的学生黄振贤则认为,在校生中有自行车却长期不骑,是导致校园里存在“僵尸车”的主要原因。“我的两个室友都有自行车,但几乎不骑。”黄振贤说,“他俩通常会和别的同学搭伴步行去教学楼。”

在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许冰看来,“僵尸车”的制造者既有毕业生,也有在校大学生。而在校大学生制造的那部分“僵尸车”,存在着两种来源:一是出于攀比心理购置的车;二是出于健身目的购买,却因为缺乏长期规划而搁置的车。

广东一所高校的学生黄千澄的说法也印证了这种观点。黄千澄所在的高校校区面积近900亩,在校内出行基本不需要骑自行车。在他看来,校内学生使用自行车主要是用来运动或者娱乐,而不是作为交通工具,因此校内的自行车总量不是很大。但该校也存在着“僵尸车”的问题,“在停放自行车的地方,可以看到不少生锈的自行车,有的甚至倒在地上多时。”黄千澄说。

在广东一所面积达8000多亩的高校中,一些学生确实是将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该校的学生邓子贤表示,因为学校太大,教学楼之间距离较远,一部分大一新生还有需要跨校区上的课程,所以即使校内有校园巴士,他们通常还是会买自行车。“在学校北门就可以买到车。不过,据说那里的自行车都是翻新的,所以一些同学到了大二就弃车了。”近年,该校的校园巴士进行了改革,以前半小时左右才有一班,现在10分钟就有一趟,加上广东经常下雨,夏天又格外炎热,“校园巴士更加便捷后,就有更多人弃车了。”邓子贤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