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师生发明便携式心肺复苏装置获7项国家专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4-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生活中,你或许看到、听到过这样的消息,诸如某人遭遇车祸、溺水,甚至平日步行时忽然晕倒、心跳骤停,却因贻误了心肺复苏的有效救治时间,失去了宝贵生命。此种场景每每让人痛心不已。

近日,温州医科大学护理专业的金伟琼老师,带领学生发明了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装置,该装置采用机械代替人工进行心肺复苏,全自动智能完成心肺复苏过程,可用于针对心跳骤停者进行现场高效率、高精度施救。不久前,这项装置获得了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并获得了7项国家专利。

虽然心肺复苏术效果极佳,但多年来在民间的普及过程一直并不顺利,针对这样的问题,金伟琼他们便考虑是否能用机械装置代替人工心肺复苏术

人的呼吸心跳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同时伴随呼吸停止,这是医学临床中最紧急的危险情况。从古至今,当人处于濒临死亡的危急关头,使用一切手段挽留生命、延长生命成为医学界一直努力的方向。

上世纪60年代,口对口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两种技术相结合,标志着现代心肺复苏体系与学说的建立,成为现代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的里程碑。虽然心肺复苏术效果极佳,但多年来在民间的普及过程一直并不顺利。据金伟琼介绍,自2005年开始,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每年都会向市民普及急救知识,“很多时候,我们教给市民,过一段时间,大多数人就会忘记规范的方法和步骤。另外,即便学会了心肺复苏术,当身处救援现场时,很多人还是不敢援救,有的人是怕口对口人工呼吸传染疾病,还有人胸外心脏按压力度不够,起不到作用。”

金伟琼说,针对这样的问题,他们便考虑是否能用机械装置代替人工心肺复苏术,于是,2013年,该院的几位护理学专业的学生组成了发明团队,开始了此项研发工作。

这款装置的研发过程需要诸多机械学知识,“比如心肺复苏术中,胸外按压时需要按到被救者胸骨以下5厘米的位置,按压装置适合安装多大功率的电机才能达到有效力度,需要反复调试”

如今这款心肺复苏一体化自动装置,在收纳携带时只有标准手提箱大小,它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可折叠的垫板,“实施心肺复苏术时,要先打开被救者的气道,垫板上有凹槽,被救者躺在垫板上,头放置在凹槽里,可自然下垂,便能打开气道。”另外,按压装置就好比人双手按压时的掌部,呼吸球囊为被救者自动供氧装置,就好比人的嘴。

有数据显示,人的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复苏,4分钟至6分钟后会造成患者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如今,对于智能心肺复苏装置,国内外市场上虽有同类产品,但一般体积都比较大,且操作复杂,只适合医院专业医护人员使用。这款心肺复苏一体化自动装置不仅便携,使用起来也很简单,非常适合非专业人士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金伟琼介绍,该装置上标明了使用方法,例如提示施救者如何在垫板上摆放被救者、按压装置放在被救者胸部的哪个位置等,“只要按动开关,电机运转,即可实现胸外按压和给氧操作。从开启救助到结束,装置全程自动模仿人工自行智能运作,每30次按压、两次给氧是一个操作循环,往复5个循环,按压和吹气如此交替进行,完成救助过程,共运行8分钟。”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心肺复苏一体化自动装置的实施标准按照《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操作指南》的要求来,非常规范。

金伟琼回忆,这款装置的研发过程需要诸多机械学知识,这些知识对于研发团队的这些护理学院的学生来说非常陌生,“比如心肺复苏术中,胸外按压时需要按到被救者胸骨以下5厘米的位置,按压装置适合安装多大功率的电机才能达到有效力度,需要反复调试。研发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找资料,还要向专业的老师请教。”

如今,这款心肺复苏一体化自动装置在模拟仿真人身上的实验效果非常好。金伟琼说,未来团队希望对其进行一些改进,使它更加方便使用,“我们想安装语音装置,这样一来使用者可根据语音提示操作。另外,还可以添加电量显示装置,方便人们在电池电量即将耗尽之时及时充电。”

肖明舒图片由金伟琼提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