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学校+”:提升教学水平 服务经济社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1-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有机会去复旦大学学习!”得知这个消息时,甘肃省河西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082班的高云峰喜出望外。这样的机会,来自复旦大学对河西学院的对口支援。

更值得称道的是,复旦大学以河西学院为“支点”,辐射当地政府、学校、医院等各方面,不仅扶持了河西学院,更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了贡献、办了实事,堪称“对口支援+”。

结对子,重点高校担起责任

隆冬时节,河西学院师生的心却暖洋洋的。复旦大学一行9位专家来到甘肃,分成7个学科组,对河西学院2016年国家级项目的70多名申报人进行面对面辅导。

一所是地处东部沿海大都市的重点大学,一所是远在西部偏远地区的普通新建本科院校,两校“结对子”已逾3年。从2012年的意向性协议到2013年的教育部正式批复,从支援河西学院到复旦大学与甘肃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大密度、高水平”的对口支援工作格局。

“复旦大学将把对口支援河西学院作为服务国家战略、担当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复旦大学校领导的话掷地有声。3年间,复旦大学先后有300多名专家学者和干部赴河西学院开展帮扶支援工作,河西学院有400余名师生以各种形式赴复旦学习。“河西学院要学习复旦服务国家、贡献社会的责任担当,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进取精神。”河西学院校长刘仁义说。

求实效,对口支援保质保量

为了让交流更有实效,复旦大学严格选派支援教师和干部,加强过程管理和监督考核。来自复旦的老师,不但要保质保量完成受援学校的专项工作,还被要求完成包括学术报告、教学科研交流在内的四项任务。

复旦“哲学王子”王德峰、国家级教学名师乔守怡、著名文艺评论家陈思和……在复旦大学支持下,举办了高水平学术报告会96场、座谈会53场、工作研讨会11场。听了王德峰教授题为“从儒道佛看中西哲学之差异”的报告,河西学院法学专业学生杨佳茵久久回味:“王教授见解深刻,让人受益匪浅!”

在本科生联合培养中,复旦大学向河西学院开放共享通识教育名师课程9大类、189门次,合计1525学时。今年,两校计划启动“文、理、医”三大学科本科生联合培养。此外,两校还联合组建复旦大学民族中心河西研究基地等5个学术平台。

好消息传来,在河西学院,覆盖公寓、食堂、办公楼等公共场所的无线校园网建起来了,学校第一次实现“本科招生全在二本线以上”!新的河西学院,已成为一所在校生2万余名、教职工2500余名,拥有12个学科门类、50个本科专业的综合性本科院校。

谋发展,服务当地经济社会

“对口支援学校+”,不仅提升了河西学院的水平,更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复旦大学不断扩大招生计划,自2010年以来,累计在甘招生223人,并推介优秀学生在甘就业。自2013年以来,甘肃省委组织部面向复旦大学选调优秀毕业生30多名。现在,复旦已经成为甘肃各市党政干部的培训基地,甘肃则成为复旦的学生实践基地。

复旦大学教授、生态学家陈家宽调研提出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等事关张掖生态建设的八大问题,引起张掖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与各民族和谐发展”学术研讨会、“全球化、民族国家建设与现代城市”研讨会……一场场高水平研讨会推动了当地发展。医疗领域的合作也在展开,2014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负责人率领19位专家飞赴兰州,开展公益服务并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合作共建协议。复旦大学还与定西市、张掖市开展医疗合作。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对口支援工作将重点在医学本科教育、本科生联合培养、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服务区域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全面开创对口支援新局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