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让区域教育更“智慧”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4-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坚定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平均心率每分钟125次,最大心率平均值每分钟160次,运动密度66%,运动负荷67%……前不久,在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尚品东越学校的操场上,体育教师王一源扫了一眼手里平板电脑的数据后,胸有成竹地继续授课:“胡宇飞你还能跑得快一点,孔璐璐你先歇会儿再跑,郑锐赶紧把速度带起来……”

    “以前我用摸脉搏的方法判断心率是否超标,但时间有限,显然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现在通过心率臂带,每名学生的运动状态一目了然。”对于学校使用的智慧体育系统,王一源感觉如虎添翼,有了数据支撑,体育课变得更有科学含量了。

    其实,不仅是体育课,语数外等学科也都实现智慧教学。不仅是尚品东越一所学校,大东区内所有的小学高年段、初中及高中学校也都实现数字化智慧教学和智慧管理。如今,“智慧教育”已成为大东区的一张名片,成为推动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秘密武器”。

    数字化让区域教育焕然一新

    “大东区承担着沈阳振兴发展东部核心增长区的重要作用,在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另辟蹊径,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大东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曲飞告诉记者,2021年,大东区被列入辽宁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单位、沈阳市智慧教育试点区。实施智慧教育,就是以数字化方式打破传统藩篱、突围发展瓶颈、创新改革路径,提升教育质量。

    据了解,大东区智慧教育一期总投入资金9488万元,2021年11月正式进入交付阶段,初中段9所学校13个校区实现网络千兆进校,建成210间“智慧教室”、2间高级别AI创新实验室,升级10间录播教室,为全区9300名师生配备移动智能终端,初步实现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从经验管理向智慧管理、从农业生态向智慧生态的转型升级,形成覆盖全场景的教学应用生态。

    2022年5月,智慧教育二期建设启动,预计投资1.17亿元,旨在实现小学高年段及高中段学校数字化升级。据大东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田春宇介绍,智慧教育秉承“1+1+3”发展模式,即一项行动(智慧教育基础环境升级行动)、一个平台(“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三项工程(教学提质增效工程、教师素养提升工程、学生全面发展工程),以实现学习场景、教学方式、教育管理的全面转型,让“双减”政策更好落地。

    “有了智慧教育,学校无论在校园面貌、教学质量还是师生状态上,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近两年,沈阳市第111中学校长马国臣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教育数字化的魅力,真真切切看到了科技之手对教育教学的巨大改变。如今,他的学校已实现全场景数字化,校园更智能、更安全、更有科技感了。

    “推进教育数字化,既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也是响应教育部‘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要求。”曲飞说,大东区智慧教育云平台承担着促进区域教育供给模式转型、实现规模化因材施教、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使命,最终将打造出大东特色教育品牌,重塑全区幸福教育的新样态。

    智慧教学让课堂活起来

    “拍照上传”,一眼得知学生做题正确率;“抢答加分”,课堂瞬间变成知识竞赛场;“小组PK”,学习氛围立刻高涨起来;“翻翻卡”,让电脑来选择谁是展现自我的幸运儿……在沈阳市博才中学,自智慧教育项目实施以来,包括英语在内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物学科教师运用“全班作答”功能,限时作答,一键表扬,一秒统计正确率;地理课上,教师构建“谁是司天监”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线上讨论”“画廊活动”等功能,人人争做“司天监”,真正实现了人人参与的高效课堂;每周的信息技术课,学生走进AI创新实验室,开展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场景的程序设计……

    “智慧教育实现了技术与教研、技术与教育教学、技术与人的深度融合,使课堂成为一个平等、开放、高效且充满探索乐趣的空间。”沈阳市博才中学校长赵晶茹认为,智慧教育不是技术堆砌,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而是有温度的、为师生提供各种个性化服务的学习互动空间,落脚点是让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让个性化学习真正发生,让教师由经验教学转向精准教学。

    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学生学习状态的提升。沈阳市第111中学九(4)班学生苏静涵告诉记者,物理曾是她最薄弱的学科,个性化学习手册上错题较多,总是厚厚的一本。随着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她的个性化学习手册慢慢变薄了,成绩提高了,学习更自信了。

    基于智慧课堂的“作业中心”,教师可以在线布置、推送共性及个性化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后拍照上传,教师在线批改,同时根据系统生成的作业分析报告了解班级的作业完成情况,掌握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并提供个性化辅助指导,大量重复练习、无效练习的情况得以避免,学生作业负担明显减轻。

    依托第三方机构对大东区规模化应用智慧教育工具前后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显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升8.7%,学情掌握的全面性提升3.7%,作业布置的针对性提升13.5%。

    多彩研修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大东区教育局逐校开展了多场次不同主题的应用技术培训,手把手地教各科教师使用智课系统的各种功能,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也会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和指导。

    为了让智慧教育设备设施全面用起来、用得更深入,2022年初,大东区教育局借助AI教研平台,开展了5期“东智云课”线上研修活动,研训内容包含“互联网+教育”的基础功能、理论探索、名师论坛、创新模式等,引导教师全面了解教育数字化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增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超两万人次参与线上学习。

    大东区教育局信息化工作负责人姜涛介绍,在平台资源建设方面,大东区成立了资源建设与应用专家团队,逐步建设基于2022版课程标准的全学科、全学段、全教学环节的特色区域资源库,有效实现了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优质资源共享。

    “面向教育数字化,教师角色发生了极大改变,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多次带领专家团队深入大东区实地考察并多次参与师资培训的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张海表示,教师的智慧学习与传统学习有着显著差异,更强调学习的自主性、个性化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变被动培训为主动求知、变短期学习为终身学习,主动接触信息技术,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智慧教育系统有着很强的数据化、可视化特点,让我对当下的教学形态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沈阳市第111中学教师崔晨芳说。 

    近两年来,大东区教育局分层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培训、教研、磨课、指导活动共计331场,开展的“东智云课”线上课程学习浏览量超1.6万人次;沉淀优秀智慧教育教学设计百余份,教师信息化工具应用考核通过率达到99.4%。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