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轮岗,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
●教师轮岗不能看上去挺美,更要尊重国情、尊重教育基本规律、尊重教师意愿,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配套的政策支撑,才能把好事办好。
□李晓鹏
任何改革要有成效,都必须找到真正的关键所在。对于“双减”改革来说,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这是改革的“牛鼻子”。近日,北京“双减”政策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公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要求北京市教师实行轮岗制,实行跨校、跨学区流动。
过去,教师轮岗也多次被提起。比如说,北京早在2014年就启动了一项为期7年的干部教师大规模轮岗交流项目,东城区规划新学年度参加轮岗的专任教师占全区专任教师总数的10%,骨干教师不低于骨干教师总数的20%;到2020年,参加交流的专任教师将超过全区专任教师总数的80%,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轮岗实现全覆盖。此外,北京市还将力争用3~5年实现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
眼下,教师轮岗又再次作为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手段被提了出来。然而,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是教育系统的核心力量,通过教师轮岗来实现教育公平,不是“单打一”,不能就轮岗而轮岗,要考虑到多重因素,加上完善的配套措施,才能收到成效。
首先,优质教师不是一天养成的。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团队的协作、学校的良好氛围等,需要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给予大力支持帮扶,要花比较长的时间孕育。如果全面实行教师轮岗,教师培养工作会不会因为校长的变更而出现断层?换句话说,会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教师是轮岗过来的,校长也是轮岗过来的,彼此刚刚熟悉,就又要流动到别处,培养可能会中断。这对于优质教师队伍的壮大与延续性是不利的。如何在轮岗时代,还能够源源不断培养出优秀教师,是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其次,对轮岗教师的考核管理,是教育系统面临的新问题。比如,教学效果如何检验?教师轮岗到一所新学校,对学校学生的情况并不能完全掌握,在传授知识、教育学生时,面临不断推倒重来的过程。在这种状况下,对教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要求就非常高。因此,为了让轮岗顺利进行,还需要一整套的管理制度跟上,否则就难以见成效。
最后,我国地域辽阔,无论是市域还是县域,覆盖面积都比较大,教师如果被轮岗到离家较远的地方,工作的压力加上生活的紧张,就会使得教师的幸福感、获得感下降。
所以说,教师轮岗看上去挺美,但真要实施起来,不能“一轮了之”,要有顶层设计思维,要尊重国情、尊重教育基本规律、尊重教师意愿,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配套的政策支撑,才能把好事办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