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86岁老教师的“推普”初心
□ 许天怡
日前,一张保存完好的旧报纸引起了“推普”工作者的注意,报纸上是缅怀周总理对文字改革工作关怀的文章,文章中重要的部分都进行了细致的标注。
这张旧报纸的主人就是董琳琳。她拥有什么样的故事,又为何要珍藏这张报纸?最近我们联系上了这位年近九旬仍精神矍铄、思路敏捷的老人,听她讲述那段致力于普通话推广的追梦岁月。
1956年1月,周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会上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和《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那年秋天,董琳琳在鄞县邱隘区校任教,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教授语文课。1958年的全国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让她重新树立了人生目标——推广普通话,实现“语同音”的梦想。
1960年,董琳琳被调到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任“推普”教研员,开始了专职“推普”的岁月。刚开始时,语文教师会说标准普通话的很少,大多数是勉强能开口,少数老教师方言音重,根本开不了口。要改变多年来的语言习惯,谈何容易。有的教师由此产生畏难情绪。曾经有一个小学校长带着抵触情绪对她说:“普通话咋啦?不会讲普通话又不犯法。”工作中软硬钉子确实碰了不少,为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
针对这一状况,董琳琳想到,光号召不行,还得实打实地帮教师们解决燃眉之急。于是自主编写了《注音日常教学用语》《小学一二年级生字出现频率》《三至六年级语文课文注音》等资料发给教师,还通过办班来培训学校的行政领导和教师。她一有时间就会来到学校里,带着教师们一字一句矫正读音。与此同时,她也认识到,“推普”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更要深入社会。于是,她选择与电台合作,开讲《汉语拼音广播讲座》,让“推普”进到千家万户。
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推普”也渐入佳境。1964年,董琳琳应邀参加了全国第四次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代表宁波市教育局在会上介绍推广普通话的做法与经验。1986年,董琳琳出席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被评为全国文字改革和推广普通话积极分子,受到万里和胡乔木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回顾几十年的“推普”工作,董琳琳时常会想起1958年全国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上,时任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老舍先生的话,他要求每一个代表都能成为推广普通话的“十三陵水库”:“水库能灌溉30万亩地,你们也要‘教’(浇)会30万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