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转型,莫再“唱歪了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9-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闻回顾 有媒体报道,多家校外培训机构近期发出通知,从秋季学期开始,周末不再开设义务教育段学科类课程,原有的课程从周末改为周中。此外,不少培训机构开始转型,尝试在周末开展少儿编程、书法、围棋等素质类培训。

培训机构转型切勿再念“生意经”

□李 平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素质教育成了各大培训机构争抢的“唐僧肉”。从7月以来,多家公司纷纷转型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培训专业性要求高、培养周期长、生源个性化要求也高。而培训机构转型素质教育动作如此之快,难免让人对其师资水平、培训质量等打上问号。现实中,很多培训机构为了抢夺利益“蛋糕”,在没有任何许可证、营业执照的情况下就开学,师资、课程等方面也是“新瓶装旧酒”。

培训机构为何热衷转型素质教育?说白了,还是家长的钱好赚。K12教育 一直被业内认为是万亿级别的市场,在二孩、三孩政策放开下,素质教育潜在的市场规模或将进一步扩大。此前,淘宝发布的《2020中国消费者暑期兴趣学习报告》就显示,暑假前夕,家长在素质教育上的花费同比上涨50%,下单量涨幅近70%。

然而,抱着发财的目的入局素质教育,这个算盘打错了。经过这一轮重拳整治,培训机构理应清醒地认识到,严厉打击K12教培乱象及资本的入场是国家意志,不可阻挡,任何逐利的公司都难有生存空间。培训机构转型需要重新思考行业价值,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大浪淘沙之后,一定是那些坚守教育性、彰显公益性、致力于打造口碑及特色品牌的公司,才能真正转型成功,获得长远发展。

培训机构都不能再念“生意经”,而是要念好“教育经”。唯其如此,校外培训才能回归其本身的定位、功能,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与学校教育互补发展、协同发展。

把好培训机构转型关

□夏熊飞

“双减”政策出台,如火如荼的学科类培训被紧急踩刹车,绝大部分培训机构把重点转向了素质教育

在政策严格监管之下遭遇行业寒冬,培训机构开展转型自救无可厚非,也是稳定就业的必要之举。但在此过程中,要把好培训机构转型关,不能让一些资质不佳、能力不强的培训机构进入素质教育市场,扰乱正常秩序、耽误孩子教育、坑蒙家长钱财。

学科类培训与素质教育培训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门槛,学科类培训开展得好,并不意味着能很好地开展素质教育。学科类培训可以“一套课程模板用到底”,但音乐、体育、美术等素质教育更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对师资、办学场地、器材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方面培训机构是否一一达标?需要职能部门在把关过程中严格准入门槛。

学科类培训市场之所以出现如今的问题,过多资本、机构无序涌入是罪魁祸首之一。培训机构过多过滥、良莠不齐,为了争夺学员恶性竞争,甚至不惜人为制造焦虑。素质教育市场显然不能再走这种先乱后治的老路了,否则受损的又将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利益,新的行业也注定无法行稳致远,还有可能诱发新的“鸡娃”模式。

针对转型的培训机构,要从源头上把好资质、师资等关口,设立相应的准入标准,让真正有助于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水平的机构入场,把那些动机不纯赚快钱的无良机构挡在门外。

素质教育别再沦为“鸡娃”教育

□杨朝清

培训机构固然需要“穷则思变”,家长也需要转变价值观念。

如果家长没有从心底产生对“双减”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双减”在执行过程中就会遭遇形形色色的“钻空子”,规则在落地过程中就会走样、变形。不论是为孩子“补课”多年形成的惯性,还是想方设法邀请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来做家教,抑或进行素质类培训渴望自家孩子比别人家孩子强一些,不从根子上改变观念,“鸡娃”的脚步就难以停歇。

“鸡娃”虽然在短期内有一定成效,但对孩子过早发掘和利用,难免会留下“后遗症”。不尊重教育规律和未成年人身心成长规律,“鸡娃”在本质上是对孩子的过度透支。

长久以来,“鸡娃”让孩子不堪重负,给他们带来身心上的伤害与痛苦。只要家长的观念不改变,先前的“鸡语数外”很快会演变为接下来的“鸡音体美”,课程虽然不一样,但价值内核还是一样的。再强大的惯性,真要下决心去打破也不是难事。家长有必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特长,听从孩子内心的声音,即使要参与素质类培训,也不要在成年人意志和功利思维的驱使下,让它成为一种负担和压力。只有孩子真正想学、爱学,从素质类培训中能够收获进步、满足、愉悦、信心、乐趣等美好体验,在此基础上把握好节奏和强度,孩子才不会为素质类培训所累。

面对“双减”,习惯了“鸡娃”的家长,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了。将“双减”落到实处,家长不可缺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