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余新镇中心小学:学党史感党恩,民族团结一家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9-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通讯员 罗雪峰)9月26日,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中心小学在校民族互联室进行了“学党史感党恩,民族团结一家亲”少数民族学生党史学习教育

活动伊始,学校党总支书记钟芬简单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解读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在民族地区艰苦奋斗的历史征程,以及为促进人民解放、民族团结、地方发展所书写的光辉伟业。

在钟芬的引导下,学生们在中国地图上找到了自己民族所处的区位,并讲起了民族习俗和故事。“南昌起义的发起时间应该是8月1日零时刚过,那么是谁打响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呢?”苗族学生陈嘉宝介绍,打响第一枪的欧百川是苗族人,“欧百川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的苗族人”。“大家一定都知道彝族的火把节,但你们一定不知道‘彝海结盟’。”彝族学生刘羽茜生动地讲起了1935年5月,时任红军总参谋长兼先遣军司令员刘伯承和彝族部落首领小叶丹“彝海结盟”的动人故事。听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学生代表不禁全体起立唱起了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将活动推向高潮。

“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开展党史教育,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少数民族进行斗争和发展的历程,以及我国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提升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理解。”钟芬强调,铭记历史才能走向未来,当代小学生要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把报效祖国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目标。

据统计,目前在余新镇中心小学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有近50人,涵盖回族、彝族、侗族、畲族、土家族、布依族等民族。了解、学习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是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的有效途径。校长王慧松说,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多方筹措资金,兴建民族互联室,搭建起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大平台;组织少数民族学生牵手“余新乡贤”瞻仰南湖红船,重走红色革命之旅;在运动会开幕式上组织少数民族服装秀,通过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一起身着民族服装入场,普及民族知识……学校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团结意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