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马 驰聘山海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5-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获奖不是终点,我们要持续做更高、更快、更强的高性能计算应用。”量子模拟器团队研究员刘鑫说。在这之后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又显著提升了性能指标。

    虽然艰辛,但团队勇攀科研高峰的脚步从不松懈。

    2022年2月,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把东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织就全国算力“一张网”。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研发的超算互联网平台已基本搭建完成,将实现多个超算中心之间的资源共享和高效调度。

    一批批耀眼的科研成果,彰显着这个年轻团队的雄心,也不断激励着团队里的科研人员。“科学与应用并进,我们选择了一条异常艰难的路。但我们的内心认定这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是坚定的、充满力量的。”回想起那些搞研发的日日夜夜,28岁的工程专员汤志航很是感慨。

    25岁的工程专员唐雪飞,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加入中心前并没有接触过超算。作为新人,刚开始时她也曾气馁,但团队成员间的互相鼓励给了她巨大的动力:“一些‘卡脖子’难题总得解决,我们不做谁来做……”不到一年时间,她已成为团队的科研骨干。

    “团队成员大多是‘90后’,大家学习新知识的自驱力很强,上手也很快,就好像海绵,能够快速汲取、快速成长。”秦亦说。

    奔跑在追梦路上——这群心怀“国之大者”的年轻人,将勇闯超算领域更多的“无人区”。

    兴农:海归博士弃药从农的奋“豆”故事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的一处农田里,一个青年人正在给当地农技人员和乡亲们讲解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规范。

    这个青年人叫刘江,是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海归药学博士,专注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研究,带领着“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与循环利用”研究团队,不断奔走于乡野间。

    2013年,刘江在日本获得药学博士学位回国,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刘江一直在和药学打交道,然而回国后,他却投身到农学研究。

    为何会弃药从农?“当时,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下滑,国产大豆短缺问题严重。”刘江说,回国后是继续开展药学研究,还是瞄准国家战略急需,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刘江也曾犹豫徘徊。他发现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教授开展的玉米大豆间套作研究有望成为破解国内大豆危机的重要途径,他被杨老师长年潜心科研、坚持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务实精神深深感动。

    在杨老师的感召下,他毅然放弃持续多年的药学研究,全身心投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应用基础研究。

    入职前,有不少人问刘江,“你的专业背景似乎与作物栽培学不太相符,你对未来的发展作何考虑?”他回答道,“我将努力在大豆栽培研究中发挥专业所长,为团队的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多年来,他始终牢记“以国家发展需求和现代农民需求为己任,研发简便实用、高效生态的农业技术和机具,实现农业的高效、生态和快乐”的团队使命,针对农业生产瓶颈,围绕如何提高复合种植大豆耐荫、霉变抗性,进而提升大豆产量品质等问题,发挥专业特长,将天然产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作物栽培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复合种植大豆化学生态学”研究新方向,并在复合种植大豆次生代谢与抗逆生理机制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核心技术的融合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技术支撑。

    经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体系不断完善,难题被逐一攻破,实现了玉米不减产、每亩多收大豆100至150公斤,为解决长期困扰大豆生产的玉米大豆争地矛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在川农大博士生陈建华眼中,刘江对待学生、对待科研,绝对是一丝不苟。“老师常说‘一事,万事’,再小的细节也要做好。”陈建华回忆刘江指导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时,从提纲搭建到文稿撰写,反复讨论斟酌,密密麻麻的批注,“甚至连一个标点也不放过,力求完美。”

    而在刘江带的第一名硕士研究生、四川省农科院的吴海军看来,“刘半夜”这个绰号一点儿也不新鲜:“别说半夜回家,老师是全年无休。记得2016年春节假期第一天大早,老师还专门打来电话,跟我讨论相关科研问题。”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刘博智采访整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