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做“加法” 课后做“减法” 东阳市画溪小学推行学生作业“一班一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0-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通讯员 斯航峰

“词语累积10分钟,脱式计算8分钟……”每天课后托管服务第一节课结束后,东阳市画水镇画溪小学六(3)班的4名作业管理员都会协助班主任登记好各科作业内容及完成时间。“我们会向老师反映同学们完成作业的情况,老师也会倾听我们的建议来调整作业内容和数量。”身为管理员之一,班长王恩乐介绍,班里还建立了作业公示制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管理作业。

为了让作业更省时更有效,五(2)班也有着自己的妙招。结合班级“一周一主题”活动,该班开展了“坑”之系列周活动。班委会组织全班学生整理出曾经“坑”了自己的错题,并分类型进行展示,供全班学生交流学习。

而这些正是该校“双减”工作之作业“一班一策”的缩影。

“必须要像设计常规课程一样去精心设计作业。‘双减’之下,只有课堂做‘加法’,课后做‘减法’,以此形成一个作业设计闭环,才能让学生真正得到发展。”校长陆国斌介绍,学校实行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三组长”负责制和班主任统筹制:各年级组长和各教研组长设计作业增效控量的具体做法;各备课组长则负责调研和安排学生一天的作业量,而各班主任则要协调好学生各科作业的完成时长等,合力促成减负增效。

“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留出8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孩子们去思考当堂课的难题,再进行分析。对于学生在日常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重难点,年级组老师也会将其整合成符合学生学情的独立作业,有效提高学生特别是基础薄弱学生做作业的效率。”年级组长刘楠说,为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各教研组将目光聚焦于探究性作业,例如在学生学习单位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时,数学学科的作业即为“晚饭和家人散步走1000米,想象大概是自己家附近公园的几圈”,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和感悟学科知识,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应用。

“课后托管的时间里,有老师指导,有同学交流,有我自己喜欢做的事,真好!”六(2)班学生许欣悦说,在学校准时完成作业后,回到家自己多了很多时间,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探究,做一些体育锻炼、家务劳动等。

“学生成长比成功更重要。”陆国斌说,“双减”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体教师精准教学,设计好各科作业,统筹好各科作业时间,开展好课后服务课程,同时要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多听听家长的意见与反馈,在实践中推进并完善“双减”工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