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成为共同富裕的参与者、受益者 ——衢州中等专业学校开展农民技能培训侧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0-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邵焕荣

往预热好的杯装模具中加入调好的面糊,在油锅里加热1分钟后再放入菜馅,并用面糊封盖,然后再将整个模具泡入油中继续炸……当记者见到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村民郑芝仙时,她正站在自己的小吃摊位前熟练地做着油炸馃,“今天上午我就赚了一百多元,这比以前做小工一天挣的还多”。

郑芝仙是一名农村妇女,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以前只能在家附近找些杂活干,“又累,挣的钱还少”。今年5月,56岁的她参加了衢州中等专业学校举办的乡村未来社区小吃产业培训班,不仅学会了油炸馃、臭豆腐等多种衢州特色风味小吃的制作手法,还取得了相应的结业证书。“有了这门手艺,我不用出门打工,在家门口摆摊就能挣到钱。”郑芝仙告诉记者,现在,每年来余东村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仅国庆期间,她就通过摆摊挣了近5000元,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实现共同富裕,职教大有可为。”衢州中专党委书记余雨生直言,在当今的大环境下,我国低收入群体的主体是农民,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也是农民。为此,长期以来,该校始终致力于组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和农民实用技能培训,2008年至今,已举办农民培训班130多期,共培训农民9000多人,培训近两万多人次,在衢州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高素质农民培育、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打造“衢州月嫂”金名片

“我现在正在柯城区陪产妇坐月子,这两天又有人向我预约明年上半年的档期,可惜接不了,因为早就被人预订了。”见到记者,刘梅青立马打开了话匣子。这位2013年在衢州中专接受专业家政培训的优秀学员,现在做月嫂的工资每月已经超过了两万元,即便价格如此之高,仍十分抢手。

然而,刚从农村老家进城打工时,因为不懂技术,刘梅青的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那时,在衢州,像她这样的农村妇女还有很多。“农村女性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就业中存在诸多问题。组织开展家政培训,既能帮助她们提升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又能有效且快速地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衢州中专党委委员姚新科告诉记者,多年来,该校面向农村妇女,先后组织开设了43期中、高级家政培训班,共培育家政从业人员3700多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助力衢州打造“衢州月嫂”金名片。

记者了解到,衢州中专开设的家政培训班一般持续一到两周的时间。为了办出实效,该校始终坚持在课程和教学等方面狠下功夫。学校培训处主任杨建华介绍,根据家政从业人员的岗位需求和学员的实际情况,该校着力开发了针对性、实用性强的课程,除了月子餐制作、孕产妇护理等基本课程,还开设老年人护理、小儿推拿、急救护理等拓展课。

“在培训中,学校还会突出培养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让学员边学边练。”杨建华直言,为了满足学员的家政实训需求,学校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建设家政实训基地,专门用于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教学,“培训结束后,学员们还必须统一参加育婴师职业技能等级考试,获取相关资质,然后凭证上岗”。

此外,衢州中专还为学员量身定做,编写了培训教材《家政服务与管理》,并先后与多所学校开展联合培养,通过共同制订培训计划,共享培训资源,共同开拓就业平台,不断提升“衢州月嫂”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培养高素质农民

欣赏村民绘制的农民画,品尝他们制作的各类乡土美食,入住当地人开设的农家乐、精品民宿……今年国庆,余东村成了当地乡村游打卡的新热点,7天的时间,慕名前来的游客就超过了8万人次。

“乡村旅游能搞起来,少不了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沟溪乡副乡长雷磊直言,建设未来乡村,就是要将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村民,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发挥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为此,近年来,衢州中专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农家乐经营、民宿管理、特色小吃产业等乡村建设专题培训,为当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撑。据了解,近3年来,该校共组织相关培训班50多期,培训人数近2000人。

早在2013年,开化县齐溪镇余家村村民余广群就在村里开了第一家农家乐,然而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他的生意一直没有起色。2018年,余广群报名参加了衢州中专举办的精品民宿、农家乐重点村品质提升培训班,通过专业的培训,他的经营管理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目前,我的农家乐已经走上了正轨,日常管理规范了,服务水平也跟上了游客们的需求。”余广群告诉记者,如今,不仅散客喜欢在他家吃住,很多旅游团也与他达成了定点合作。尝到了甜头,现在,余广群每年都会主动报名参加各类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还要注重提升培训的精准性、实用性,要让培训内容更好地满足农民需求,让农民学了就能用,用了就能鼓腰包。”姚新科表示,下一步,衢州中专还将继续探索实施“一村一案”培训模式,积极组织专业师资根据各村的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制订培训计划,推动农民培训下乡进村,切实地帮助更多的农民长本事、增收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