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地方特色 培育“新三好”学子 ——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实施路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0-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青田县伯温中学 章 荣

如何在高速发展期持续提升办学品质和内涵发展,这是学校在发展进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青田县伯温中学创办于2011年,自办学以来便在“快车道”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初创时的6个班268名学生发展到当前58个班近2400名学生,学校各项办学工作均取得不俗成绩,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那么,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什么?本文将围绕三方面展开探析。

一、立足地方特色,确定教育方向

青田县是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字伯温)的故里。学校修建于此,以先贤伯温之名命名,旨在汲取先贤智慧,厚植办学底蕴,充分发掘刘基文化和刘伯温精神所蕴含的优秀文化育人基因,将其渗透进学校立德树人工作中。此外,青田县也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全县约55万人口中有33万人分布于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许多青田学子或出生于国外,或成长于国外,具有广阔的视野和活跃的思维。

鉴于这一乡土背景和学生特点,学校确立了“从伯温走向世界”的办学理念,希望每一个学子都能做到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品德高尚、思维创新、能力全面,将在伯温中学的所学所悟带向世界。

二、多元化课程体系,强调生本与校本

为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激发成长内驱力,学校立足实际,融合知识拓展、兴趣特长、基本体验、社会实践等选修课程,整体构建了包括基础课程、发展课程和特色课程的生涯发展课程体系。其中,基础课程是课程体系的基石,围绕学科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和技能;发展课程是基础课程的拓展和延伸,旨在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素养;特色课程依托于基础课程和发展课程,旨在进一步弘扬和传承刘基文化和精神。

1.开发符合校情的课程群

依据生涯发展课程体系实现“身体好、人品好、学习好”的“新三好”育人目标,学校构建了“拓展课程”“活动课程”“思想教育课程”3个特色校本课程群。学校为每学科每周安排5个课时的课程,各学科均设置一周开设4节国家课程和1节校本课程的“4+1”课程结构。开学前一周公布校本选修课程方案及授课教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选课意向。课程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纳入学期成绩。

2.创设地方特色校本课程

作为以先贤刘伯温名字命名的学校,成立之初就以“弘扬乡土文化,传承先贤精神”为己任。学校充分挖掘刘基《郁离子》《复瓿集》《犁眉公集》等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和思想,编写了《刘基读本》《郁离子的故事》等校本教材,并按课程的难易程度进行了统筹安排。例如,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以讲授“伯温诗词”为主,让学生体会诗歌词曲中的家国情怀;小升初教育阶段,学校安排了学习《刘伯温的生命智慧》这一校本教材,引导学生树理想、守纪律、懂礼貌,科学规划3年初中生活;对于七、八年级,学校开发了“给孩子的《郁离子》故事”校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刘基的思想主张,领略他做人做事的智慧;到了九年级,学校则要求学生学习《刘基读本》上、下册,其中共选录刘基寓言26篇、诗词23首、散文11篇、连珠9首。

3.构建生本拓展课程

学校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以发现、尊重、发扬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为原则,重构了拓展性课程。现已拥有文学、艺术、理化、体育、劳动五大类拓展课程,并开设了基于“生活化科学”校本课程的科技小制作社和生物社,基于“刘伯温的生命智慧”校本课程的文学社和讲故事社,基于“剪就精彩”校本课程的绘画社和手工制作社,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石雕篆刻社、小语种社、鱼灯社等30余个社团,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一个感兴趣的社团”。

三、“五育”融合,全方位培养“新三好”学子

基础教育的本质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德、智、体、美、劳“五育”应该和谐统一,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基于此,学校坚持走“五育”融合之路,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

1.德育为先,创设“特别”德育

在德育工作上,学校创新提出“十大特别”教育,即特别会节约、特别能吃苦、特别会学习、特别会合作、特别有理想、特别懂孝顺、特别会感恩、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安全,将“人品好”具体化、可视化,致力于培养“特别伯中学子”。在教学管理上,学校建立德育导师制,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关爱。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导师,分别负责指导两个学生寝室,其工作职责包括建立受导合作社的档案,做好学业跟踪与社员学业变化记录,定期开展家访联络、心理健康疏导等,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班级管理上,学校明确一班一特色,着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表彰德育效果显著的班级,打造“特别优秀的伯中班级”。在家校共育上,学校推出“办学合伙人”制度,建立班级和学校两级家长委员会。家长代表可参加学校重大活动;学校也可聘请家长进班级上课、作讲座,或辅导学生兴趣社团等。

2.推动“五育”融合,探索育人新路径

在德育与智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融合对于育人而言也十分重要。体育方面,除日常体育课外,学校在拓展课程群中建立了“身体好”系列拓展课程,开设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10余个体育社团项目,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形式,达到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的。美育方面,学校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以“青田石雕”鉴赏来培养孩子的对线条、色彩和造型的审美能力,并邀请青田石雕大师到校传授专业知识,开展专业评价。劳动教育方面,学校围绕“体验”的核心,打造了一块劳动实践基地,将劳动课程“搬”到户外;创设“阳光农事体验”课程,推行班级“分包制”开展实践活动,在每周的劳动课时间带领学生到基地种植瓜果蔬菜、采摘高山茶叶、手工制作农副产品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