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国浇灌“祖国花朵” ——记杭州市学军小学教师王盼盼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1-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江 晨

在自己的人生大事上,杭州市学军小学教师王盼盼可能是最速战速决的人。前一天还是穿着婚纱宴请宾客的美新娘,第二天便是离开杭州援教迪拜的女教师。用她的话说,这样的经历足够独特,因为她的脚步是从个人婚姻的“小幸福”迈向“为中国教育走出去的实践作贡献”的“大幸福”。就在2020年8月4日,王盼盼与另23名同批次选拔的教师、校长登上了前往迪拜的飞机,拉开了为期2年的援教序幕。

受援学校名叫“迪拜中国学校”,是中国政府在海外设立的第一所全日制基础教育学校,由教育部委托浙江省杭州市承办、杭州第二中学领办。“得知有这样的机会,我就立刻向学校申请。后来通过选拔就来了。”王盼盼告诉记者。

这一来推翻了她原本对迪拜的想象。“一般人们对迪拜的第一印象是遍地黄金。但来了之后发现,其实遍地是黄沙。这边的天气很热,我们都说迪拜只有两个季节,初夏和盛夏。”

入校的学生们大多生于迪拜、长于迪拜,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四季变换的想象。“去年秋天有个学生问他的妈妈,秋天到底是什么样的?此前教授《春节童谣》一课时,也有学生问腊八粥是不是很辣很辣的粥?”王盼盼说,学生们充满好奇的表情让她印象深刻。

开学前,有些家长还向王盼盼倾诉,他们很纠结要不要让孩子转到中国学校读书。一方面,他们渴望孩子能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他们又害怕孩子的英文水平跟不上国际学校的孩子。“作为中国人,一定要有主心骨,那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精神。”王盼盼意识到,她一定要培养一群具有中国心灵、国际视野的学生。

今年国庆节,王盼盼更新了一条微信动态:“礼赞七十二华诞,201班敬献《我和我的祖国》……”下方是一条时长3分31秒的视频。视频中,22名小学生手拿小国旗,面向镜头表达对祖国的爱意。王盼盼介绍,节日当天学校举办了《少年中国说》诗歌朗诵活动,学生们第一次戴上了红领巾,体会了一把当少先队员的滋味。

这是王盼盼一直以来的教学特色:结合节日和课本内容组织项目化学习活动。她笑着说:“活动之前,学生们都会在Zoom meeting线上平台进行小组讨论,制作计划表。像在今年端午节,我们刚好上了《端午粽》这篇课文,我就组织学生们一起包粽子。活动前,他们在线上讨论需要购买哪些食材、该如何使用人民币,积极性很高。”

设置“心愿存折”的积分奖励也是她想出的好点子。在王盼盼任教的201班,有一角属于奖品兑换小卖部。每到月底,学生们可以通过作业完成情况、上课发言次数等获得的积分来兑换小礼品,如橡皮、铅笔等文具,这些都是王盼盼从国内买好带来的。她告诉记者,学完《树之歌》这篇课文,她就跟国内的同事联系采集一些课文中讲到的银杏叶、梧桐叶等空运过来,弥补学生们没有见过的缺憾。

这学期,迪拜中国学校新增了7个班级,从原来的9个班增至16个班,学生有300余人。这番新气象是去年疫情暴发时,学校不曾想象的。

后来,疫情渐渐好转,王盼盼发现学生们有了新变化:他们自导自演,表演课本剧《小蝌蚪找妈妈》;中秋节,全班穿着汉服赏花灯、猜字谜;制作爱心海报,关注当地女性劳工;讨论树木品种,制作二维码信息,为校园内的树木挂名牌……点点滴滴都被王盼盼记录下来,短短半年,朋友圈已是丰富多彩。

除了教学工作,王盼盼也没有落下自身成长。她想利用这段时间多做课题研究。“上学期我写了一篇关于拼音游戏教学的论文,接下来我要考虑的是分层教学,探究面对层次不同的学生时,如何给出合适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工作之余,她还为学校拍摄了防疫宣传片,承担了新春团拜会等多场主持,参加了多次朗诵表演。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