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间研究室里的“X” 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中心小学用一条唐诗之路接轨“双减”
□ 张纯纯
“蹚过”若耶溪,“访问”云门寺,“寻源”剑灶村……沿着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中心小学校园里的“唐诗之路”向前走,尽头是一幢二层小楼。在2019年,这幢小楼还只是闲置的学生宿舍楼。而现在,它被命名为“若耶少儿研究院”,一楼为古越文化少儿研究院,二楼为诗路文化少儿研究院,共设有26间研究室。
“26间研究室其实就是26门课程。”校长包林军介绍,平水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400多位诗人曾在这里留下1500多首诗篇,如何更好提升唐诗之路的教育价值是学校一直在思考的重点,校园版“唐诗之路”、若耶少儿研究院正是学校打造的师生个性化学习的场域之一,“‘双减’之下,这里也成了学校里‘叫好又叫座’的课后服务拓展课程基地”。
走出教室,
26间研究室里的“双减”“X”
六(3)班学生方梓宸喝到的第一杯平水日铸茶是她的外公亲手泡的。
“当时觉得那杯茶很清甜。”抱着“自己也能为外公泡上一杯日铸茶”的心愿,这个学期方梓宸顺理成章地选择了茶艺拓展课程。在日铸茗茶研究室里,她安静地温杯洁具、赏茶、投茶、试香、坐杯、悬壶高冲、出汤,一套动作已经行云流水。
而在一次次的练习中,现在的日铸茶对于方梓宸而言已不仅仅是清甜,还多了一份特别的滋味。她指着研究室里随处可见的有关日铸茶的诗句告诉记者,每次学习泡茶技巧前,教师都会通过诗句来讲解古人与现代人泡茶方法及效果的不同,“我现在喝茶也会想象古代那些诗人喝到的日铸茶到底是什么味道”。最让方梓宸感到高兴的是,现在作业少了,家里的茶具成了她度过闲暇时间最好的玩伴,她的心愿也得以顺利实现——“外公可喜欢我泡的茶了”。
在诗路启航研究室中央的“唐诗之路”平面路线图上,一辆机器小车正在横冲直撞,并没有按照原先设定的路线前进。小小“研究员”张黎澎高举着手想要上台修正程序,对于已经有几年编程基础的他来说,这并不算什么难事。“我学习编程有好几年了,不过之前都是在外面的培训班学习,这个学期学校开设了‘机器人重走唐诗之路’课程,不仅能学编程,还能学诗歌、赏古迹,听着就很有趣,所以马上就报名了。”张黎澎说。
“如何以人工智能创意设计的方式来宣传诗路文化,是整个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任课教师伍旺胜介绍,通过程序控制机器人在“唐诗之路”上“寻轨”,是将机器人教学与地域文化特色有机融合,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张黎澎期待着能够亲自为小车录制解说词及行进过程中吟诵的古诗,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在真正的唐诗之路上见到机器人的身影。
“这26门课程主要以研究性学习、研学实践为主,与之相配套的是校本课程教材《诗路文化平水读本》及《跟着唐诗游平水研学手册》,综合了德育、语文、综合实践、劳动技术、艺术等范畴,融通了文化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的边界。”研究院总负责人之一沈飞提到,这个学期,平水小学共开设了艺术类、运动类等60多门课后服务拓展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其中若耶少儿研究院的课程占到三分之一左右。
走出校园,
把“五育”并举的时间还给学生
从茶香浓郁的日铸茗茶研究室离开,到进入诗路启航研究室,一路上仿佛经历了一场3D版“穿越”之旅——草堂怀古研究室里的茅草屋顶、竹篱笆、竹桌椅都呈现出陆游草堂的古朴典雅;若耶泛舟研究室里的仿真桃花树配上学生们表演越剧时甩出的飞袖,如梦如幻;走廊天花板上用LED屏幕呈现的蓝天白云……
这一切都是整个若耶少儿研究院环境创设中暗藏的“小心机”。“一楼我们按照朝代顺序排列研究室,突出历史文化底蕴,二楼则是打造山水古迹的场景感,展现清新明丽的诗路特色。”沈飞说,从废旧的宿舍间到冷冰冰的研究室是他们不想看到的,而是要让学生身临其境,促使他们走出校园,去探寻自己美丽的家乡,“校内课程场域给学生提供的是一种学习的驱动力,更多的学习其实发生在校外”。
上周末,趁着天气晴好,平水小学的不少家长和学生就踏上了寻找“若耶之秋”的旅途。在若耶溪水间,五(2)班学生宋紫吟一边漫步一边深情地朗诵着诗人王籍所写的《入若耶溪》。“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若耶溪是一条诗词文化名溪,这里李杜曾游,元白酬唱,虽然岁月匆匆,但风景依旧,站在这里我不禁畅想当年诗人们相聚于此的盛况。”宋紫吟家长还用视频记录下了她们的旅程。班主任陈建介绍,这也是“我为若耶溪代言”班级活动的一部分,学生们通过一堂学习课、一堂策划课、一次采风行、一次成果展示,去真正走进若耶溪,了解若耶溪的前世今生。
“这样的周末活动,已经成为家长们带领孩子度过闲暇时光的最佳选择。”包林军说,近期学校从1500多首诗篇中筛选出64首,正在编写新校本教材《“越语文”在“浙东唐诗之路”上的行走》,同时进一步开发“重建云门寺”“李白的越州攻略”等项目化活动,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跟着唐诗游平水。“‘双减’之下,要把锻炼时间、阅读时间、睡眠时间还给孩子,就是要把‘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时间还给孩子,怎么还?就是通过这些活动的实施。”包林军说。
走出窠臼,
教师变课堂才会变
在包林军看来,学生们走出教室、走出校园不仅仅促进他们自身的发展,更是在推动学校学教方式的整体变革。
“落实‘双减’,学校教育需要‘减脂增肌’,而学教方式的变革是其中重要一环。”包林军认为,教师的学习不是抱着书本就可以的,真正的教师成长一定是校本的,必须跟随着一门课程、一个项目去成长,“而只有教师改变,课堂才会改变”。
茶艺课任课教师宋珏本身是一名英语教师,因为对茶文化感兴趣而学习茶艺。主动申报开设茶艺拓展课程后,为自己“补课”也就成了宋珏的日常操作:翻文献、查资料,深入了解关于日铸茶的诗句;访基地、进博物馆,学习有关日铸茶的历史知识和文化故事。“接下去我也会尝试着将英语学科知识融入到这门课中。”宋珏希望,学生们不仅能从中习得一门技艺,更能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增进爱家乡的情怀。
作为若耶少儿研究院从无到有的见证者,沈飞更是深知“跟随课程成长”带来的挑战:“困难的确很多,但不论是课程体系的建设还是项目化活动的开展,教师只有参与进来,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及自己的专业短板,由此带来的成长是巨大的。”
11月2日,平水小学的第十四届“若耶之秋”教科节正式开幕。在接下来的1个月时间里,“拓宽课程场域”“建设品质课堂”“高质量作业设计与管理”将成为教师与专家、该校与“浙东唐诗之路项目化学习联盟校”之间热议的关键词。“一条唐诗之路不仅仅是诗歌之路,它集书法、陶瓷、茶艺、戏曲民俗、神话传说等历史文化资源为一体。学校要竭尽全力挖掘这些文化中的教育价值,让孩子在这样的文化浸润中成长,获得更高的生命体验。”包林军表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