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未来,是共同构想更是共同行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作为政府间国际教育组织,其教育发展趋势前瞻报告历来对世界各国教育政策和教育发展方向具有风向标意义。这也是《报告》11月10日发布以来,回响不断的原因。
理解《报告》出台的背景
首先,教育发展趋势的前瞻性研究并不是新鲜事物。二战以来,教育引领和塑造社会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政策议题,也不断推动世界各国寻求人类未来的教育解决方案。在这个以“当下的脆弱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为特征的时代,世界范围内对教育的期待、关切和忧虑尤为迫切,研究的密度更高,研究引发的涟漪效应更大。事实上进入21世纪以来,三大国际教育组织“巨擘”,相继发布了一系列面向21世纪、面向2030年的教育咨询报告。不同的是,有着“发达国家俱乐部”之称的经合组织教育咨询报告,更关注作为社会精英的个体在未来社会应具备的能力及其相应的课程教学体系、教育生态,侧重教育未来的个人维度;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更关注教育如何破解人类社会发展共同的“卡脖子”问题,促进人类社会建设“和平、公正、可持续的未来”,侧重教育未来的社会维度。
其次,正视面向2050年的人类社会和教育面临的全新挑战。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和工业4.0的挑战,研究显示科技进步不仅没有缩小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差距,反而进一步加大了二者之间的鸿沟,自动化给所有国家带来巨大挑战,但后发国家在就业向高技能和低技能两极分化的就业结构性变化中更为脆弱,风险更大;长寿社会的挑战,有学者根据现有数据预测,每10年人类的平均寿命增加2年,2007年出生的人有50%概率寿命达100岁,随着百岁人生变为现实,“受教育—工作—退休”的三阶段人生可能变成学习、工作与休息多元交替的多阶段人生,现有教育体系与就业市场、养老制度等都面临着颠覆性变革;环境危机的挑战,有记载的自然灾害数据表明,21世纪以来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是20世纪初的数十倍;以及以新冠肺炎疫情、民主倒退、社会和政治分化为代表的不稳定性挑战;等等。这些挑战是全社会、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历史和时代课题。
重构教育的公共目的
教育整体性重构已成为一种全球共识。2018、2019年经合组织在《学习罗盘》报告中立足学生的包容性发展,提出重构全球教育系统和教育生态;2019年培生教育咨询公司发布的首个《全球学习者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学习者驱动的教育革命正在到来,其特征是面向人人的按需学习,并表现为儿童虚拟学习、成人在线学位和积件式微型证书;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提出教育4.0的八大变革;同年,经合组织在《未来教育的图景》中构想了教育系统从垄断到分崩离析4种可能的未来,世界银行的《未来学习报告》则呼吁反思疫情中暴露的教育问题,教育系统整体转型迫在眉睫。
然而上述报告都是着眼于教育系统内部的整体转型重建。《报告》则更进一步,提出重构教育的公共目的。众所周知,教育“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作为两种对立的教育目的论,长期以来不言自明地强化着“个人成功、国家竞争和经济发展”的教育价值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构建全人类教育的公共目的的“邀请”,代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新理念对这两种教育目的论的重大超越。为重新定位教育在塑造人类未来中的使命与功能,引领未来教育发展方向,定义教育系统内部的课程哲学和教学价值观,提供了新思维。
行动!持续的公共行动!
报告不止步于进行一场教育观念的“思想实验”,更强调了行动,尤其是全社会和所有人行动的重要性。这种行动,既包括推进共识的行动——参与对公共教育目的的重新构想,围绕建设教育系统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包容各方和民主参与的公众对话;也包括教育系统外地方、国家政府,以及社会组织、机构、个人各方持续地推进共同选择,共同促进“使个人和集体能够共同繁荣”的教育体系重构行动;还包括教育系统内部所有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和利益相关者围绕学校教育改革和课程教学改进的转型升级实践。“没有哪种趋势是注定的”,教育的未来是所有人为了公共利益的行动塑造的、是“共同创造共享和相互依存的未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