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幸福“融”进早餐 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中心小学用早餐行动赋能“双减”
□本报通讯员 罗雪峰
“一粒粒黄豆、一根根面条、一个个鸡蛋,在妈妈手中变成了一杯杯豆浆、一碗碗面、一个个煎蛋。我每天吃着这样丰盛又美味的早餐,心里也美美的。”“我妈妈做的早餐不仅好吃,还很好看,她会用水果摆出可爱的动物造型呢。”近日,一场名为“早餐行动优秀家庭”的评选活动正在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中心小学各个班级里火热进行,学生们纷纷为自家早餐“代言”。
这场评选活动源自3周前该校在其微官网发布的活动——“美好的一天从早餐开始”早餐行动。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生到校时间有所推迟。如何借助这个契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家庭幸福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余新小学的每一个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
有教师发现,随着气温逐渐降低,一些学生起床比较匆忙,早餐要么不吃,要么在学校附近随便买点东西凑合,营养、卫生没有保障,甚至还有学生用早餐钱买玩具,饿着肚子上课。
“孩子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必须正视早餐的重要性,要让孩子吃饱更要吃好。早餐不吃或是胡乱对付,带来的是对健康的摧残。”余新镇中心小学德育副校长姚雪琴介绍,为了学生的健康,学校发出了“让美好的一天从早餐开始”的倡议书,并以班级为单位表彰“早餐行动优秀家庭”,“早餐行动只是一个手段,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引起家长对早餐的重视,改变家长和孩子的用餐习惯”。
倡议书发出的第一天,许多班级的班级圈中就出现了众多精美的早餐照片。接下来的几天,不少家庭的早餐食材变丰富了,还更新了餐具,动手参与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了。不少家长表示,自己做的早餐安全、卫生、营养、健康,一家人一起欣赏美味的食物在照片里展现出的精美样子,也是一件令人惬意的事。
“现在儿子会主动了解食物的搭配和制作方法,提前准备好第二天的食材,还勇敢尝试了各种厨具。”学生邵宇涔的妈妈说,更可喜的是,全家都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有更充足的时间好好享用早餐,开启美好的一天。
学生王润松则在家校联系本上写道:“看以平平常常的早餐其实并不简单,里面包含了浓浓的母爱。”
“以前我们教育孩子要感恩,习惯用的方法是唠叨,结果可想而知。吃着妈妈亲手准备的早餐,孩子很自然就愿意表达感激之情了。”通过这次活动,王润松的妈妈深感真诚的付出永远比唠叨有用。
“一碗面条、一碗粥、一个鸡蛋都倾注了父母浓浓的爱,不仅能够让营养和膳食得到平衡,还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营造家庭和睦的氛围。”姚雪琴表示,评选结束后,早餐行动仍会继续,每个家庭都要努力让孩子享受营养的美食,更享受爱的滋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