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成果评审为契机,促浙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〇二一年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情况管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1-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四、立足解决教育不均衡不充分问题的积极行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浙江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应积极回应我省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本次有多项获奖成果聚焦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拟获一等奖的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乡村小规模学校强校提质的教研支撑”,指向改变乡村小规模学校现状,自2011年起,启动对乡村教研支撑的探索,力求从乡村教研网络搭建、乡村教师发展、小班化教育改革、乡村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综合施策,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强效提质,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另外,拟获二等奖的由杭州市教育局推荐的“课程支架:助力乡村学校课程深度改革的区域探索”“伙伴助学:乡村小学生温情成长的8年探索”和丽水市教育局推荐的“农村自然小班化内涵建设的实践研究”“乡村小学‘新生活教育’体系实践探索”等成果均结合区域和学校实际探索全面提升乡村小学育人质量的新机制、新路径。

此外,多数获奖成果研究周期长,大都在5年以上,有的甚至坚持了20年、30年。这种长期的坚守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使得这些成果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有创新、有突破,并在全省甚至全国基础教育界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G.如何进一步

培育和提炼教学成果

评审结果的揭晓,引发各界尤其是成果推荐单位和申报者的关注:为什么本地区成果获奖率不令人满意,为什么本人的成果没能获奖或奖级等次不高,等等。显然,区域成果的整体表现一方面取决于该地教育教学发展水平与研究基础,以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更需要思考所申报成果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次选送的成果材料,客观分析问题或倾向,为如何进一步培育和提炼教学成果提供建议。

一、是否指向真问题。问题是成果的出发点,没有真问题,成果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自然缺乏独特的核心产品,用一句通俗的话表达,就是成果缺乏属于自己的DNA;或是问题早已解决,你的成果仅是借助已解决的方案,只是复制做法,在理论和实践上无突破,缺乏创新性;或是真问题,如教育均衡问题、薄弱初中问题、乡村教师培养问题、高考改革问题等,除部分不属于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申报范畴外,这些问题大多涉及面广,尤其是问题的解决需要政策、经费、人员、资源等方方面面,成果报告往往更像工作总结,以文件发布、会议动员等行政推动为主要内容,很难聚焦教学核心问题,也无法提出可复制的教学方案。

二、是否具有一致性。成果要件中成果概述和成果报告是核心部分,是成果的浓缩版和详细版,应从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成果的主要内容、效果与反思等四个方面,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确保其前后的一致性。其中,“成果的主要内容”是报告的核心,需说明经过实践检验后形成的问题解决方案,着重体现成果的创新点,如提出的理论主张、观点思路、方法措施和模式模型等具有原创性,不停留于对已有理论和模式的简单模仿和验证。有些成果四个板块之间缺乏逻辑性,交叉重复;有些成果只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缺乏相吻合的方法和各阶段有突破进展的证据;有些成果内容描述用较大篇幅罗列发表的著作、论文和奖项等物化成果,将成果、成效和成果的佐证材料混同;等等。这些都使成果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三、是否具有客观性。教学成果源于教学实践,也服务于教学实践,其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所以十分强调成果的实践检验,强调成果是实践中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这里主要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实践检验的时间年限要求不少于2年,特等奖不少于4年。一些成果尽管在研究过程的描述中超过规定的年限,有些超过10年,甚至更长,但看不到实践过程与成果之间的关系,缺乏相关证据支持,有些是核心成果的诞生才不到2年,实践验证却有10年,前后存在矛盾。二是成果在实践中的成效描述,缺乏实证支撑,大多笼统描述学生得到了发展,学生成绩或升学率获得了提升,教师获得了成长,有多少教师取得了什么荣誉,或评上了正高、特级,等等。仔细分析,这些数据与成果之间缺乏直接联系,不能反映成果所产生的成效,反而会削弱成果的客观性。三是对成果所产生的成效要客观描述,不要夸大,要实事求是分析存在的不足,包括已获奖成果大多也处于发展状态,需要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发展和完善,这样的成果才更具有生命力。

四、是否体现规范性。首先,规范性体现在报送成果要件的构成是否完整,是否严格按照规定的文本格式,文字、图表、布局是否合理,图表、视频是否清晰,这里最突出的问题是申报者的投机心态,用大量的图表来弥补超规定字数的问题,存在“字数越多成果越好”的定势思维。其次,文字材料的凝练水平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成果名称不能很好体现主旨,题不达意,不够简明精炼;成果报告格式不规范,有的写成课题报告,文中不时出现“本课题研究”等字样;成果报告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只有时间和过程,缺少方法和关键事件,或方法缺乏指向问题的针对性;成果主要内容缺乏理论的提炼和突破,或只有理论的研究,缺乏落地的实践;有些成果描述夸大事实,缺乏佐证,如提出“理论成果创新,填补空白”这种提法,但没有佐证材料加以证明;有些成果佐证材料缺乏针对性,罗列一堆与成果毫无相关的专著、论文与课题;等等。

当然,一项好的教学成果首先应指向关注教育教学发展的大方向,其初心是改进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走在全国前列。教学成果奖评审是一件大事,是检验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窗口之一。需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找准区域亮点,综合施策,多方协同,合力攻关。将成果培育与提高当地教育教学质量紧密结合起来,为促进浙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浙江教育高地助力。

(作者郑文为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曾获2014年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