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对“大学生当保姆、保安”保持平常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1-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程振伟

对于近期大学生做保姆、当保安的新闻,有人说这是“择业观念的改变”,有人指“人才浪费”,还有人质疑讨论这个问题本身就有“职业歧视”之嫌。各种观点,不一而足。

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当保姆、保安,并不是主流代表,也不能说明知识或学历贬值。大学生当保姆、保安,带有特殊性,或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或是经历风雨之后的云淡风轻,个人选择不管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都值得被尊重。

大学生就业趋势带有时代性,背后一方面缘于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另一方面缘于社会分工细化的深入。前些年媒体在讨论,那么多北清学子去杭州市余杭区社区当公务员“是否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世界名校毕业生包括北清博士“扎堆到深圳等发达地区当中学教师”,开始还有很多人不解,然而如今网民连争论甚或讨论的兴趣都寥寥。还有就是曾经被认为“注定做高大上职业”的海归,起薪也一再降低,有的做“月薪1万元的保姆”也很知足。

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职业被颠覆或出现新的趋势,“大学生做自己曾经不那么看好的工作”,实际上说明了已经不能用老眼光来看待当下的大学生。

事实上,大学生自身的观念也应与时俱进。不久前,中青校媒调查显示,00后对自己进入职场后的薪资比较乐观,超过20%的大学生预期自己毕业后月薪过万,67.65%的大学生评估自己毕业10年内会年入百万元。估计没多少大学生会预料到,其中有人有一天会去做保安或保姆。但说到底,“保姆、保安、快递员”本就属于职业范畴。大学生当保姆、保安,或是送快递、开网约车,只是个体际遇,不能上纲上线到“没出息”“教育资源浪费”等。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职业,只要合法合规能创造价值,都要理解支持。如今的大学生,充实到各类行业中去,能带来生机并为行业赋能。大学生毕竟受过高等教育,做保姆完全可以提供高端、标准化服务,当保安也可以让以往慢节奏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保安工作升级体现“高附加值”。所谓“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有赋能提升的空间,当更多大学生充实到更多行业,这些行业的蛋糕也可能会做大做香。

当然,不管是北清毕业生去中学当教师,还是有大学生当保姆、保安,希望更多的是自由选择,而非被动为之。中国目前的就业问题,更多是结构性矛盾,而非缺乏就业岗位。也希望大学在人才培养中更加对接社会和市场需求,不断丰富人才培养内容。同时,社会上不再有“唯名校论”“唯出身论”,就业环境更加公平公正。

此外,全社会还应对职业教育高看一眼。试想,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所有职业各得其所,“大学生做保姆、当保安”还会动辄成新闻吗?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