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整体性生长作业的改革体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1-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基于学生整体生长的视域,全面实施“双减”之下的作业改革,针对性解决在改革中新旧样态的少量时间与多门学科、机械操练与精准练习、创新改革与评价监控三大冲突点。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 汤佳绮 钱金林

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的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同时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指导意见》,我校重新梳理了作业内容,积极建构立足于整体发展的作业管理体系,主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的科学路径、个体需求、学习的精准诊断几个维度,体现作业设计的学科融合性、全程参与性、全员辅导性、评改同步性,基于整体生长的视域,全面实施“双减”之下的作业改革。

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学生有差异,“双减”背景下的作业改革就是要改变以往一碗水端平现象,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在作业中拥有自主权。我校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给予他们“免做作业权”,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适合自己的作业。

学校针对两类学生提供“免做作业权”:第一类是“优等生”,让他们把时间用于自主选择的作业;第二类是“加油生”,让他们不会因为解题困难浪费时间,而是选择教师提供的第二层级作业。

“免作业日”创造了“自主空间”。我校推行 “周二学生无作业日”制度,要求所有教师在周二不得布置任何形式的书面或口头作业,一方面是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另一方面是为学生预留更多的时间学会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学校要求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加强对学生自主管理的指导与评价,让“无作业日”真正成为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业改革立足于学生自身的学习经历,学校的作业内容选择符合学生心理需求,作业载体设计适宜学生操作和实践,作业评价方式体现学生的个性分层,作业模式随着学生的学情不断修正和改变,作业难度也根据学习主体的变化进行相应升级。

学期初每个教研组和备课组不仅要备教案,还要备同步作业,从课前、课中、课后、期末、长假期等五个学习节点出发,制定相应的作业,一组一规范、一组一亮点,同时设置弹性作业,实施个性化分层教学。在统一规定的作业前提下,允许根据学情适当调整,全面考量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学科作业大融合

根据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彰显作业育人导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我校以项目化作业为载体,打通学科壁垒,实现作业融合全科的整体性,促进学生自主运用各学科的能力,设计自主探究、自主展示的跨学科项目化作业,提升综合素养。

各种文化节和活动日都应该是学生综合能力展示的舞台。“双减”背景下,学校对各种活动做了全面梳理和整合,从活动中寻找学科融合的亮点,精心设计校园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项目化作业。如跳蚤书市中的好书推荐、我与植物共成长、春秋游大探秘等,从课内走向课外,将教材中的学习要求以项目化的形式细化落实,通过各种研学单、调查记录单等丰富作业形式,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传统味”的社会作业为例,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各教研组共同设计研发与传统节目相融合的作业内容,这也是连接中国传统文化和学科知识的桥梁。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探究作业,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探究兴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如“书香味”的家庭作业,学校根据教材中的必读书目和校本必读书目,在低段设置了“亲子悦读吧”作业,在中高段设置了“静享悦读吧”作业,真正让阅读回归成长,让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尽享阅读人生。

根据政策要求,小学各年级不得组织单元考试。我校教研组将单元巩固设计为“自我巩固大实践”,命题的主体由单一的教师变为师生,将原先单元的考查内容分板块、分层次地进行自我巩固。同时取消了期中测试,以学科项目制活动为抓手,通过“自我监测大闯关”等项目主题活动,分成不同维度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业水平。

学校各教研团队努力将作业作为学习活动的一部分,根据教学全过程中特定的学习环节,精心设计相匹配的作业,形成递进螺旋式的作业链,打破了原有的碎片化作业设计方式。根据作业完成的时间段及巩固的目标进行整体性的梳理和归类,成为学科教研组独具特色的作业文化。

“双减”之下,作业改革从项目化、主题性的设计方向入手,通过实践,连接课内知识和课外活动,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认识自身优势、找到发展方向、增加自信、生成正确学习预期、促进个体成长的动力。学生则在完成作业中主动实践、主体探索、积极思考,最终获取知识、提升素养、体验成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