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要顺“势”而为
尽管高考作文考查的是学生长期积累的语文学科素养,但方向正确、方法恰当的备考确实能帮助考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认真分析2022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探索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对于备战今年高考作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涉及试题均为2022年高考作文题)
趋势一:重概念,轻材料
2022年全国甲卷的高考作文题新鲜出炉之时,引发社会热议,大家担心考生可能因为没有读过、读懂《红楼梦》而影响作文的写作。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实际上,考生们接受过高考审题训练,知道作文题中第一段关于《红楼梦》的大量论述只是为了引出题目,第二段才是审题的重点,哪怕没熟读过《红楼梦》也不影响这篇作文的写作。然而,尽管重点已经给出,这篇作文却并不容易写,因为题目中出现了三个重要概念:“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这三个概念哪一个拿出来都能写一篇800字的作文了,何况是三个概念放在一起。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积累,思考这三个概念的具体定义与相互之间的区别,只有理解了概念的内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将文章写得鞭辟入里。若是学生此前没有训练过下定义、作阐释的写作方法,面对这样“重概念,轻材料”的作文题目,则往往无从下笔、难以施展。
全国乙卷作文题强调“跨越”与“再跨越”这一组概念,新高考Ⅰ卷也提出了“本手”“妙手”“俗手”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新高考Ⅱ卷提出了“选择”“创造”“未来”三个概念;上海卷关注了“发问”与“结论”两个概念……尽管2022年各省份作文命题内容各有特色,但基本上都选择以一组概念为写作对象,借助概念考查考生的思维深度与思辨能力,足见对概念阐释与定义能力的重视程度。
“重概念,轻材料”的趋势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下文简称“课程标准”)对“概念”的强调是分不开的。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文本中的基本概念和观点”的能力,也强调学生在表达时要“力求概念准确、判断合理、推理有逻辑”,“力求用不同的词语准确表达概念”。这些都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理解概念、表达概念能力的重视。概念是思想表达的最小载体,只有对概念准确加以定义,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思想,确实应该引起考生的重视。
趋势二:重关联,轻独立
全国各省份高考作文命题不仅重视概念,而且提出的均是一组相关联的概念,如“本手、妙手、俗手”“选择·创造·未来”等。若是考生只选择其中一个概念展开写作,则难以获得较高的分数,因为题目之所以选择提出一组概念,便是要考查考生建构关联思考的能力。
当然,有些题目也给出了概念之间关联的提示,如新高考Ⅰ卷提到: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题目中提到的“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便是对“本手”与“妙手”关联的具体提示。该题目希望考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阅读经验,思考为什么“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为什么对本手理解不到位“难免会下出俗手”,希望考生能够准确梳理出三个概念之间的关联,写出观点深刻的作文。
类似的,北京卷的题目也在引导考生思考“古人”与“今人”在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的不同:
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同样是关系类作文,北京卷的难度相对更大一些,因为它要求考生不仅要对比“古人”与“今人”对学习理解的异同,还要思考学习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而后面几个概念的关系很可能是考生作文的展开逻辑,可以说是对考生建构关联能力的双重考查。
之所以出现“重关联,轻独立”的趋势,是因为课程标准中曾多次提到要培养以下几种能力:“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的能力,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联系思想实际和亲身见闻”的能力,“辨析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的能力。课程标准还提到在高考命题时,尤其应该“围绕情境选择相关材料,设置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或任务”,可见关联式命题是考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考生应该在备考过程中予以重视。
趋势三:重思辨,轻引用
全国各省份高考作文题之所以在发布之后引发社会热议,很可能是因为命题中涉及的《红楼梦》、围棋、体育、央视微纪录片等内容均非考生熟知,有出人意料之感,大家可能担心考生没法深入展开。殊不知,这些材料只是为了引出相关概念、引发考生思考,作文真正要考查的是考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思维的逻辑性与深刻性。
全国乙卷作文题特意选用表格的形式,展示了北京作为“双奥之城”于2008年、2022年在比赛成绩、群众体育、科技亮点、交通支持、国家经济方面的异同,希望考生能够借助表格分析出14年间“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自己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说说自己对过去、当下及未来的思考。
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这一写作题目的设计与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设计异曲同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强调的正是希望学生通过阅读各类文本,发展实证、推理、质疑、批判、发现与多元解读的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同时达到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地表达和阐发自己观点的要求。
类似的,新高考Ⅱ卷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青年人物,引导考生思考“选择”“创造”与“未来”之间的关系;上海卷引导考生思考“小时候喜欢发问,长大后看重结论”这一现象是否“正常”;浙江卷罗列了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的浙江青年,引导考生思考背后的原因;天津卷引导考生思考,对个人、家庭、国家来说,“烟火气”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些题目,都不是简单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需要考生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与阅读经验,从多个角度表达自己的思考,凸显思维的逻辑性与思辨性。如果考生只是在考前准备了大量论据,却未对这些话题有深入思考,则难以在考场上脱颖而出。因此,建议考生在备考阶段一定要主动顺应“重思辨,轻引用”的命题趋势,有效调整自己的备考策略。
运用“四法”提升写作能力
如前所述,以上三种趋势从不同侧面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断言,这些趋势将长期坚持乃至成为常态。面对这些命题趋势,考生在备考时则应有意识地锻炼自己阐释概念的能力、用联系的视角思考问题的能力,并注重提高自身思维的逻辑性与思辨性。想要提升以上能力,可以练习运用以下几种写作方法:
“种差+属”下定义法:下定义时,首先确定相关概念所属的类别,也就是“属”,再通过描述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的不同(即“种差”)来限定它,将这一概念与同一“属”中的其他概念区分开来,这样就成功完成下定义这一步骤了。如全国乙卷提到的“跨越”一词,我们就可以先明确“跨越”是一种行为(“属”),然后再描述其具体特点——通过努力超过某个界限、而非停滞或倒退(“种差”),将两者组合便得出它的定义:跨越是指人们通过努力超过某个界限的行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