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校园景观打造成师生精神的“感应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2-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校园文化建设千头万绪,可以从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团队建设、人文关怀等多处着手,而我认为,要打造师生的精神“感应场”。

它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它可以意会,可以言传,也可以物化;它可以潜移默化,也可以源远流长;它可以是打造出来的,更应该是经过岁月见证的积淀。

我校把“感应场”分为书香殿堂、成长沃土、百年家园3个层面,形成了“精神立校、文化育人”的办学信仰,以创建校园文化“十个一”为突破口,让景观建设尽显学校悠久的文脉、深厚的底蕴,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彰显“潜心育人、温暖有方”的江山教育精神。

“一条党建长廊”就是经典的例子。校训墙每一所学校都有,我校的校训墙由于受墙体内的喷泉水系长时间侵蚀,表面有些斑驳。按理,学校应该将这面墙重新整修,但这样就浪费了天然的陈旧感。于是,学校直接在墙体上装饰了一系列党史元素:鲜红的党徽、党的一大到十九大召开的时间和地点、标语“为谁辛苦为谁甜,全心全意为人民”。

这是重大时光节点记忆的铭刻,在墙面岁月旧影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庄严与厚重。来参观的客人站在这儿,仿佛走过了党的光辉百年,感受到精神的洗礼。

在“党史墙”对面,一条最平常不过的林荫小道,通过入口处小红军号手铜像、经由“朗读亭”改良的录音房,展现出我校党建品牌的3个“永”,即“永不消逝的电波”“永远嘹亮的号角”“永不停歇的脚步”。

再讲讲校史馆的设计。新建的时候,我们发现一间教室容纳不下百年校史的资料。怎么办?最后想到了将场馆建成半开放式,而不是密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校史陈列从大楼外面的墙体开始,是一块由校长本人写的“百字文”碑铭;从1906年建校,筚路蓝缕,四迁校址的历史延伸到门厅四周,再以第一任校长毛云鹏铜像为中心,将名人乡贤的小传徐徐展开,进入馆体内部。

最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左墙上挂着3位年轻科学家的照片,他们居然是江山实验小学20多年前的毕业生。他们似乎在告诉学弟学妹:科学离我们很近,我们的今天可以是你们的明天。

爱国家,从爱家乡开始;爱家乡,可以从爱学校开始;爱学校,就从校史馆出发吧。

校园里还有“四时书屋”“南国红豆”“甜蜜馆”“清廉亭”“励德图”“儒学园”等景观,它们所蕴含的精神财富,无时无刻不在滋润师生的心田。

“这是一个校园文化建设的暖心样本。”衢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负责人这样评价。正是从这个样本得到灵感,市教育局决定,修订一个符合衢州市校园文化发展愿景及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参照标准。

(作者为江山实验小学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