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短信”之初体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2-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书 名:《师匠之美:校园难题应对108策》
编 者:池沙洲
出版者:浙江文艺出版社

□缙云县舒洪小学 王森央

“双减”到底减什么,在哪里做减法?在我迷茫之际,恰逢《师匠之美:校园难题应对108策》一书上市。本书是从《·教师周刊》中《我有一招》栏目中精心挑选出的108个优秀案例,并附有“对策拆解”,让我读懂了这些小妙招背后的深意。

我很快下单购买,但还是迟了一步,副校长朱伟森已经给我买了。周一一早,朱校就让大家去他办公室领书。

拿到书,我先认认真真读完三篇序,接着开始浏览目录。看到《导读短信》时眼前一亮,和阅读有关的,我都先读为敬。

在这个案例中,作者陈正通过每天给家长发一条导读短信,来落实学生课外阅读作业。短信内容有4个方面:阅读进度、问题检测、参考答案和语句品读。单看这几点,你一定会觉得这有何难,有谁不会?

但细细咀嚼之后,就会发现难度还不小。

首先,难在持之以恒。阅读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如果教师做不到每天发送导读短信,那还怎么要求学生每天阅读呢?

其次,难在与生同读。说同读其实并不准确,教师应该在学生之前读。自己都不熟悉书的内容,谈何引导学生?

第三,难在提高能力。每本书的内容各不相同,教师每天发一条短信,篇幅有限,要提炼书中的信息和特点,还真得好好下一番功夫。

我平时很重视阅读,包括我自己的阅读和学生的阅读。

一年级的时候,学生认识的字少,加上我嫌麻烦,对阅读这件事也就没怎么在意,只是倡议家长和学生一起读。其实我知道,就这么说说,家长基本不会操作。

到了二年级,我要求学生在书包里放一本课外书。别的不敢说,午读时间只要是我管,一定会让他们读书。我也会拿一本书,坐在讲台上读。

开始的时候,有的学生读不了5分钟就交头接耳;有的看看插图就往后翻;还有的把书翻来翻去……我不对他们发火,因为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不知道从哪天起,学生在午读时间都能静下来读书了。

我在班里举行了几次读书交流会,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故事读给大家听,笔记、摘抄写得认真的人可以上后面的光荣榜。学生们那个高兴劲儿,至今还留在我的脑海。

转眼三年级了,遇到“双减”政策,我有点手足无措。每天课来不及上,作业来不及讲解,讲解完又来不及面批,一天到晚焦头烂额。于是,午读搁浅了。虽然每天作业栏都写着“读课外书30分钟”。大家心知肚明,但也无可奈何。

我又翻阅了其他几篇和阅读有关的案例,决定还是先用“导读短信”这一招。

我发的第一条导读短信是这样的:

今天晚上读《安徒生童话》中的《海的女儿》《丑小鸭》《皇帝的新装》3个故事。要求:

1.挑选其中一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

2.完成一篇阅读笔记。

收到的第一条反馈,是一位妈妈发的孩子讲故事的语音,有点磕巴。听完后我突然想到:不对,发给我,学生不就有压力了吗?不能把这个变成作业。

于是,我马上去班级群编辑了一条信息:

大家不用把孩子讲故事的语音发给我。让他们讲故事一是锻炼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二是让家长也参与进来,让孩子感觉阅读并不孤单,不是他一个人的事。

发了这条信息之后,我只收到一条家长反馈。在无尽的等待中迎来第二天,于是我琢磨着要不给学生再减点。阅读笔记不用每天做,一周两篇即可;家长反馈必须每天有,因此第二天的短信我改了一下。

晚上,我又只收到一条反馈,但很有价值,甚至是惊艳。这位妈妈引导孩子做了总结,包括启发和期望,要是每个家长都这样就好了。

第三天,任务还是和前一天一样,但我换了另外3个故事。紧跟在这条短信后面的,是我截取了那位妈妈的反馈界面,发在班级群里,对该生和妈妈都进行了表扬。

马上就有家长出来点赞,这天晚上,共收到6位妈妈的反馈,让我心情很好。

故事到这就要告一段落了,因为没有第四天,今天就是第三天。

家长按要求反馈的不过六分之一,与我的期望值相去甚远。虽说试行几天下来,家长对阅读比以前重视,但要他们每天花时间和精力在上面,确实不那么容易做到。

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局面会打开的。

最棘手的问题是,《安徒生童话》版本众多,家长购买的图书来源不同,我无法保证每天布置的3个故事学生都能读到。

其实用什么样的故事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的意识,让他们知道读书得动脑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