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中国古人的生活美学
瓷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辨识度的标志之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大创造,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史上的伟大发明。
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动近年最大规模的全面改陈,“中国古代瓷器”“中国古代书画”两大专题展览全新亮相。
中国古代瓷器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大类,既有流传千古的传世品,又有出处明确的考古遗物,品类丰富、时代序列完整,基本囊括各个时期不同瓷窑的典型器物,能够全面呈现古代瓷器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演进脉络。改陈后的“中国古代瓷器展”依托丰厚典藏,展出300余件具有代表性的瓷器精品,将中国古代瓷器的形成与发展、制瓷技术的进步、装饰风格的演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动以及背后蕴含的社会变迁与审美意象融为一体,系统展示了中国古代瓷器在胎釉、造型、纹饰、工艺等方面的演变历程。
中国在夏、商之际就已发明了原始瓷。东汉晚期烧造出普遍意义上的成熟瓷器。北朝末至隋代,北方地区创烧出白瓷,至隋唐五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宋代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遍布各地,并形成多个以著名窑场为核心的窑业体系。辽、西夏、金、元在继承和学习中原制瓷技术的基础上,烧造出各具民族特色的瓷器。明清时期,御窑厂的设立,改变了瓷业生产格局,御窑瓷器技术不断创新,种类纷繁,尤以青花、彩绘和颜色釉瓷最具特色,景德镇日渐发展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一部陶瓷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史。
瓷器不仅是庙堂之上的虔诚供器、君王案头的名贵赏玩,也深深地融入寻常百姓的衣食住行中。由于具有比陶器耐用美观,比金属制品易于制作、成本低廉等特点,瓷器不断改善着人们的生活。同时其宜于塑造的形体、优美多变的釉色和丰富多彩的装饰,体现出极高的文化性和艺术性,承载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以茶器、酒器、花器、香器为代表的不同功用的瓷器,共同构建出古人优雅闲适、清净雅致的生活情趣。瓷器的器用、造型、纹饰、釉色等,无不体现着中国人对世界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敏锐感知。
改陈后的“中国古代书画展”以“明清绘画中的山水行旅”为主题,精心遴选馆藏50余件创作于15至19世纪的山水画作精品,通过“实景·佳致”“溪山·怡情”两个部分,展示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实”与“虚”——画家的山川游历、行旅感怀与笔墨风格样式之间的互动关系,借此探究古代中国人体察人生、观照世界的图像方法与思想观念,在古画与今人之间搭建起通畅的对话路径,完成一次中华美学的视觉与精神的山水旅程。
以笔墨书写的书画艺术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文化气韵与精神追求,是中华文明璀璨夺目的代表性成果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的先民们就创造出了不同形式的刻画符号和原始图画;至先秦两汉时期,今人考古发现的大量壁画帛画充分表明当时中国人的造型技艺已经趋于成熟;魏晋以降,豪门望族盛行书画创作之风,许多官宦雅士以书画闻名;隋唐时期,中国画的人物、山水、花鸟各科齐备,真书鼎盛,蔚为大观;五代两宋则堪称山水画的古典时代,特别是肇兴于这一时期的文人画,更在元代艺术家的发扬光大之下,一跃而居为主流。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画科,其描绘的对象是山川自然景致,但并不仅是对山川自然景致的模拟复制。
实景图传统古来有之,战国时期《荀子·天论》中就提出“形具而神生”的观点。作为描绘自然的山水画本是以仿似真景为主要诉求,由于形神观念的影响,山水画在创作与自然实景间一直存在着微妙的深意。“实景·佳致”单元呈现出古人如何将“形神”观念具体化为图像,并用不同图式方式来表现“实景感”。
明清作为中国古代绘画的转型期,作品在精神意蕴表达、文化内涵呈现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延伸,文人以山水画作为人与自然沟通的媒介载体,绘出“徜徉于天地间”的隐逸山水。
山林之乐是幽人隐士的情思寄托,在描绘自然之际,注重云霞、雾气、瀑布、幽谷等表现,凸显画面中山水的旷远悠长,实则追求的是主体与客体的融合相参,寓情于景,达到情与景的生发与升华。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