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显担当 以舞铸魂育新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5-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按照学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党建引领、以舞铸魂”为核心理念,依托党建品牌“领舞者”建设,围绕“三心四能五结合”人才培养总目标,有力促进党建工作和育人工作融合提升,为新时代艺术人才培养和国家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政治领航:体系化制度化学习 理论有提升

    舞蹈学院作为四川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基层单位,重在面向未来培养“德才兼备、文舞兼修”的舞蹈教育工作者和艺术工作者。着力打造党建品牌“领舞者”,一是设立理论学习日,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实施党委委员联系支部制度、班子成员讲党课制度;三是开设“舞‘道’党史”特色课堂,构建“党委委员+支部书记+优大生+学生党员”讲党史体系,持续开展“舞音铸魂”讲堂,不断提升师生的理论修养;四是打造“雅雯讲故事”红色品牌,党员学生带头讲述身边或家乡的红色故事,网络浏览量700余万,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头雁领军:党员师生模范带头 育人有抓手

    “头雁”即领导班子、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师生。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以研究生“三合一”优秀支部工作法建设带动7个支部工作法开展。学院实施重大项目党员“揭榜挂帅”,以首批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索晶星老师为代表的党员师生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原创精品力作数十件。副院长张恩思主持的课程“蜀风蜀韵:舞蹈实践与创新”获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

    学院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坚持“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依托海外云端交流平台,组建教学团队、创作团队、科研团队,探索实施分流教学、舞台流程化教学、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学、探、演、赛、创”五大能力。

    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突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博艺杯”“舞言杯”为载体为每名学生提供宽广的舞台,通过“追光”与“追梦”训练营、舞星红遗、舞星向阳等品牌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

    作品领衔:打造高校艺术精品 亮出文化名片

    广大舞院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推出与新时代相匹配的文艺精品,努力实现从“高原”到“高峰”迈进。仅2022年,学院结题、立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5项,其中立项数量居四川省前列。《十八勇士》《吼青天》《远山不远》《走祥云》四部作品,分别取材自红军强渡大渡河的革命文化、羌族奋进新时代的民族文化、李白诗词中的古蜀文化和当代教育扶贫的典型人物。学院坚持把舞蹈创作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同四川的地域特色紧密结合起来,同学校的师范特色紧密结合起来,不仅生动体现了舞蹈教育工作者对舞蹈本体艺术价值的追寻,而且彰显了川师舞蹈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近日,学校副教授张晓华的原创舞蹈《云水伊人》在网络上走红,这不是个例,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的很多作品都被广泛认可,这是全体舞院人多年来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的结果。

    以美育人:构建“大美育”格局 承担社会美育责任

    四川师范大学校训中有“尚美”二字,美育历来是学校的特色和传统。学院强化舞蹈美育亮点,搭建“院团+”共创共享平台,引导广大师生创作和参演革命题材、弘扬巴蜀文化的舞蹈、音乐剧作品,例如《最后一颗子弹》《熊猫》《金沙》《我的两万个兄弟》《牦牛革命》等。充分发挥学生专业优势和舞蹈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以项目化推进常态化志愿服务,培育师生服务社会、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

    学院以党建带团建,师生联动、校企联动,广泛实施“美育+公益”项目,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开展以舞献礼、“以舞抗疫”等活动,实施“‘互联网+’视域下舞蹈重塑经典”项目,构建线上线下“大美育”思政格局。

    舞蹈学院各项事业在党建引领下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参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情景史诗《伟大征程》、202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和“七夕晚会”“巴蜀儿女心向党”等重大展演活动,舞蹈专场《阳光下我们舞起来》线上观看量达300万,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奖”。近年来,学院学生获得国家、省部级奖项60余项,2000余人次获得各类奖学金。学院每年毕业生400余人,为四川省、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专业院团、艺术机构、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输送了一大批专业人才。据第三方调查,用人单位反馈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毕业生在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上表现突出。

    (刘洋 高立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