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化“异地办校区”之风当休矣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3-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千秋伟业,“流量思维”并不适合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因此,刹一刹“异地办校区”之风是迫切而及时的大事。

□邓海建

有网友提问,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学院还建吗?甘肃省教育厅3月16日回应称,在赴教育部沟通时,被明确反馈“不支持也不鼓励异地办校区”。

地方渴慕人才与名校的热望,不仅写在脸上,更写在规划里。比如,2021年发布的甘肃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曾明确提及,“建立各级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机制,促进政产学研紧密合作,支持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学院建设”。校地联姻、优势互补,名校得到真金白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地方收获了名校及生源的溢出效应,尤其在“抢才大战”“抢人大战”热火朝天的时候,这似乎是可以一举多“赢”、“几”全齐美的好事。

但怕就怕一窝蜂,怕就怕玩形式。有媒体曾报道,截至2021年5月底,全国共有7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异地开设了校区或研究生院(包括已签约项目),设立机构数达到108个。但结果似乎有点两极分化:以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为例,2012年开始招生,但2016年大幅度缩减招生计划;又比如,2020年高考录取分数公布后,多地就出现过“哈工大深圳校区录取分数线超越校本部”的情况。几家欢喜几家愁,但似乎都偏离了当初合作拟定的“航线”。

不妨把话说得更直白一些:这些年来,“异地办校区”之风愈吹愈烈,真正的问题在三个方面。第一,名校之“名”,何以速成?如果办大学跟加盟连锁一样容易,中国岂非只要北大清华等几所高校就足以?第二,名校之“名”,到了地方怕也只是“徒有其名”。且不说师资等软硬件资源无法“复制粘贴”,即便是人文环境等诸多变量,恐怕也糊弄不了越来越清醒的考生和家长。第三,“异地办校区”往往是行政主导,而非市场行为。说到底,少数名校急于资源变现,而少数地方又病急乱投医,各自在“校地合作”的幌子之下,做着凸显政绩又看似很有声势的事。更多是拍脑袋决策,要基础没基础、要刚需没刚需,最后的结果自然是热闹过后的“门庭冷落鞍马稀”。

拉个大学,建个校区,取个名字,做场大戏。或因如此,教育主管部门对相关情况早就了然于胸。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的通知》(教发厅函〔2017〕12号),要求审慎决策建设新校区,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城市、跨省建设新校区,特别是具有本科教学功能的新校区。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18年度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通知》(教发厅函〔2018〕215号)明确要求,申请设置本科学校的,须不存在跨地市办学的问题。

不过,部分名校与地方政府“暗生情愫”的冲动很难禁绝。直至2020年,教育部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221号建议的答复》,明确表示“从我国历史上产生的异地校区办学情况来看,由于异地办校会稀释高校原有优质教育资源品牌,导致学校规范管理呈现效应递减,难以形成与本校一体化的校园育人氛围等,故教育部暂不支持关于引导京沪等部属优质高校在河南设立分校、研究生院、特色学院等实体机构……”是非利害,一目了然。这话已经挑明了:要想成功自己干,别总想着搭便车。

武汉大学深圳校区无疾而终,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学院中道崩殂……“异地办校区”之风,至少迎来了几盆冷水。尽管我们理解地方政府与市民企盼一流高校的心情,更理解引入高校在吸聚人口与赋能新区等领域的“神效”,但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千秋伟业,“流量思维”并不适合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因此,刹一刹“异地办校区”之风是迫切而及时的大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