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服务生”赋能区域教育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5-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现在,只需对照资产管理库中的相关资产数据,就可以基本确定学校需要更新的护眼灯、可升降课桌凳的数量,大大提高了教育资产管理效率。”近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总督学刘琳告诉记者,自去年10月以来,临淄区投资1700万元,对全区2349间教室(功能室)的护眼灯和8000套可升降课桌凳,进行了集中更新和升级改造,而这一项目的快速决策和实施,得益于数字化、智能化的教育资产规范管理为其提供了重要服务支撑。

    目前,临淄区在实践中创新构建起了“管理制度化、制度模块化、模块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标准智能化”的教育资产管理“五化”模式,以资产管理的现代化,赋能区域教育现代化。

    规范管理,制度先行。在具体实践中,临淄区构建了教体局、中心学校、学校三级管理体系,打造了15个“资产管理共同体”,从岗位职责、资产配置、资产维护等方面,健全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并就重点工作、账物相符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育资产制度体系。

    近日,临淄中学体育资产管理员马继征核查学校资产系统数据后,结合学生体育训练和承接体育赛事的需求,向学校提交了增配篮球架的申请。根据制度规定,马继征填写了资产购置申报表等标准化表格,经学校总管理员审核后,上报学校。因该项目资产购置金额超过1万元,需经学校“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区教体局、区财政局审核,才能完成篮球架购置。购置完成后,马继征又填写了统一规范的验收单,由总管理员审核验收,学校财务部门审核记账。

    这套看似简单的流程操作,其实隐含着规范标准的资产管理制度要求。为强化资产管理制度的落实,临淄区对资产预算编制、资产配置程序、资产使用维护、资产清查等工作,进行了模块化管理改革,详细规定每个模块的重点工作环节和步骤,并固化形成流程图。同时,对各工作环节中所需请示报告、常用表格等进行标准化设计,并将标准化的资料嵌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确保了资产管理的规范性。

    “通过学校资产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模块化、流程化、标准化,同时对教育资产的规范化进行全生命周期监管,保障了教育资产的安全完整,规范了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程序和行为,为教育教学提供稳定、高效的校产管理支持。”刘琳说。

    此外,教育数字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临淄区在资产管理中积极探索引入信息化手段和物联网设备,打造绿色、低碳、智能化的资产管理新生态。

    刘琳告诉记者,临淄区教育资产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行动,主要包括: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各工作模块的流程和标准嵌入资产管理平台,通过二维码和手机APP的使用,实现管理、流程和标准的智能化;同时,依托芯片二维码和感应接收设备,探索物联网设备与信息平台的有机融合,实现资产实物和电器设备的实时监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教育资产数据综合分析能力,打造出教育资产管理智能终端。

    近日,清查生物实验室设备的临淄区齐陵街道第一中学的资产管理员李灵刚,只需开启手持式标签采集器,就可以实现对实验器材的即时清查、在用状态查看,并将相关数据同步导入学校资产管理平台。与此同时,生物学科教师刘翠红则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端口,实时看到这些数据信息,并线上进行实验耗材领用申请,既方便了资产清查管理,也方便了学科教师的使用。

    对此,临淄区齐陵中心学校校长冯晓鹏深有感触:“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对教育资产入账、调拨、报废、维修等带来了便利,既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又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益,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更精准、更便捷的服务,提高了教育资产的管理服务效益。”

    “通过教育资产管理的现代化,能够有效赋能教育现代化。”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崔国华表示,“下一步,我们还将不断完善和改进教育资产管理模式,发挥教育资产管理在资源配置、现代化治理、教学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保障作用,让教育资产管理工作当好教育现代化的‘服务生’,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