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把作业当成作品来完成
□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新湖校区 汪 丽
作业布置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测学生课堂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途径。在生活语境缺失、学生开口说英语机会寥寥无几的情况下,我们英语教研组一直尝试从学生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多元化实践性作业,努力让学生的作业成为作品。
一、自制单词书,助力单词拼写
对于小学三、四年级学生而言,单词拼写是块“硬骨头”。经常有家长反馈,孩子每天都坚持读背单词,但记忆效果不佳,遇上了一场“不得不记”与“记不住”的拉锯战。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英语学习出现逆反情绪。
针对此问题,我们设计了英语与美术学科融合的作业,引导学生制作自己的单词书。
1.拼读类单词书。汇总了相同字母发音的单词,如四年级下册中多个单词含有元音字母i(发[i]音),如bit、big、little、city、ship等。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绘制字母i的拼读书。
2.主题类单词书。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提出“组块原理”,指出人的短时记忆只能保持“7±2”个记忆单位——组块,超过9个组块的内容很难被记住。虽然组块数量不能增加,但可以扩大每个组块的容量。
我们尝试将“组块原理”迁移到英语单词记忆中,随着年级上升,教材中的相同主题不断复现。围绕这些主题,教师鼓励学生分别制作单词书,将单词进行归类、重组、整合,从而形成新的组块。如制作“职业”主题的单词书时,只要画出主人公头像,然后为他们穿上不同的职业服装即可。
单词书手掌般大小,便于学生随身携带,随时练习,掌握记忆规律,实现记单词质的飞跃。
二、绘本剧表演,让英语回归生活
英语绘本剧表演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内化演绎,也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实践与提升的一种方式。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往往能主动参与表演类活动。
在学生表演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3种改变:1.加入其他句子或肢体语言,让表演更灵动;2.适当改编,自由发挥,展现个性化特色;3.展开想象,续编故事,使故事场景更充实,语言更丰富。
从剧本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表演中懂得坚持的力量,让语言更加生活化,让思维操练更高阶。
三、画思维导图,让思维摸得着
思维品质是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思维能力很难直观观察或是量化评价。我们尝试让学生画思维导图,学生的思维才能看得见、摸得着。
思维导图有助于学习者将语言信息图像化,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每个单元都有不同话题,如食物、活动、动物、标志性建筑等,每个话题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都可以设计思维导图作业。
思维导图注重关联,只要是大脑能够联想到的东西都能画,至于以何种逻辑关联并不重要,它呈现的是学生的思维印记。
学生可以把读到的故事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下来,利用它理解文章结构,理清阅读思路,在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
当教师放手让学生去画时,会发现学生的设计很新颖,归纳总结得很全面。久而久之,学生在需要时能快速地在大脑中形成一幅思维导图,并用它开展会话、写作等综合语言运用类活动。
四、单元主题作业,让能力看得见
单元主题作业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在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的过程中,完成围绕特定主题的一系列任务,体验语言的运用,形成核心主题大概念。
以四年级下册Module 2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建筑物,学生通过使用句型来介绍学校、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如英国的大本钟。
学生的家乡衢州也有很多建筑,我们设计了下列主题作业:1.调查家乡景点或标志性建筑,并完成调查表;2.绘制海报,介绍景点,左边图,右边配英文介绍;3.招聘英语小导游,录制小导游用英语介绍家乡美景的视频。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能主动积累、筛选、再构、内化、丰富语言,制作出精美的作品。
基于单元主题的作业不仅能精准地把握单元知识,对学生归纳、总结、迁移等思维品质的培养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学生的学习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英语作业再也不能只停留在读、背、抄、写等静态形式,必须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促成学生与真实世界的对话。有深度、有质量、有成效的作业不仅能积累知识、磨炼技能,还能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充分发展英语核心素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