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育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4-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胡欣红

前不久,杭州育才中学一名教师晚上下班路过校门口时拍下的一幕,打动了许多人:一名陌生男子从校门口的开放书架上取了书,正在埋头阅读。这名教师在朋友圈里分享道:“学校门口最棒的设计:给所有人读书的机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的心灵就如同身体一样,也需要摄取营养,而书籍就是供给心灵的最重要的精神养料。在注重打造书香校园的当下,每一所学校都有图书馆,但把图书馆开到校门口的却鲜有所闻。

据悉,杭州育才中学从建校开始,图书馆就是开放型设计,这让原本不爱读书的学生也逐渐走到书架前,慢慢感受到阅读的乐趣。2019年,学校在校门口家长接送等候区设立了一个开放式图书馆。无论是校内师生,还是学生家长,甚至路人都能在这里看书,所以称作“共读会”。

图书馆从校内开到校门口,看起来只是空间上的一点变化,但其产生的影响却十分深远。

近水楼台先得月,学生和家长当然是直接受益者。据教师观察,最常来“共读会”看书的,是等候孩子放学的家长和等父母来接的学生。开卷有益。学生固然可以从书籍中汲取很多课外知识,开阔眼界,提升素养;平时忙忙碌碌几乎难以静下心来读书的家长,不仅以此填补了在校门口等待的碎片时间,有时也有意外的收获。比如,这些书都来自学校图书馆,不少书学生都看过,家长翻阅之后,与孩子聊天的话题也多了不少。又比如,那些家庭教育图书,对亲子关系处理得不太理想的家长,起到了一定的“指点迷津”作用,有助于形成家校合力,给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大的帮助。

在一个倡导全民阅读的时代,校门口设立“开放式图书馆”,其所衍生的社会效应同样不容忽视。据悉,有不少附近的居民尤其是退休老人来看书。此外,还常常能看到外卖员和清洁工来这里边休息边读书。

人类的阅读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里,重视阅读是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但当下,碎片化阅读带来的“浅阅读”现象,使我们越来越远离书香、墨香。据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70本,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纸质书时间为20.04分钟。

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养的重要途径。为此,2020年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建设书香社会、书香中国。

建设书香社会,当然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作为社会的精神高地,学校责无旁贷。开设在校门口的“开放式图书馆”,不仅给所有人提供了读书的机会,更是在默默涵养社会读书氛围,为建设书香社会提供坚实助力。据悉,杭州育才中学校门口“共读会”设立的3年多时间里,不但一本书没有少,还多了不少宝贝——教师、毕业生、在校生会把自己心爱的图书放到这里,和大家分享;周围的居民也会把家里的书拿来,形成了小型的“图书漂流”。最是“书香”能育人。这样的美好画面,不正是书香社会的精神长相吗?这样的开放式图书馆,多多益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