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裸课、素课、新裸课,我们在纠结什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4-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刘 波

“磨课”这个词,相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都不陌生,“好课多磨”的观点早已被广泛接受。

但磨课这件事也饱受诟病,很多观点认为,教师为了反复打磨一节课,投入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性价比并不高。

为能在高级别的赛课中获得优异成绩,有人一节课甚至磨了100多次。这样的磨课已经完全异化,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更何况,磨课往往是集体参与的活动,那些行云流水般的公开课,背后投入的人力和时间是难以想象的。

兴办各种公开课和展示课之时,总会有大批教师争取到场观摩的机会。

然而,这种一磨再磨的课,究竟能带给前来观摩的教师多少启发?一堂课磨与不磨之间,到底有多远的距离?

2016年2月,张祖庆在《小学语文教师》卷首发表了《“裸课”,不仅仅是勇气》一文,引发热议。

他在文章中说,不知从哪天起,他给自己下了个死命令——今后,任何一节公开课,不再试教,直接进入裸课模式。

随后,这篇文章标题改为《老师,你敢上裸课吗?》,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戳中很多人不满公开课过度修饰的痛点。

我在期刊网上查了一下,发现关于磨课的文章非常多,而关于裸课的文章则寥寥无几,仅有的几篇也是集中公开发表在2016年。

通过进一步检索资料,我发现,张祖庆并非裸课的首倡者,在他那篇文章问世前两年的2014年3月,就有一篇题为《由中国式赛课现象引发对裸课的思考》的文章在《教学月刊》(小学版)发表。

但“裸课”这一说法的流行,显然是2016年的这篇文章促成的。凭借张祖庆在小学语文界的影响力,以及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力,让裸课从学术探讨的小范围出圈,一下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话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裸课?其实并没有明确的概念。

张祖庆所说的裸课,指的是不经试教的公开课。但据我考证,这并不是“裸课”两个字最初的意思。

早在2007年,“裸课”一词即已出现。

那年,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的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现场观摩活动上,中国儿童中心的龙念南和首都师范大学的尹少醇提出了“裸课”的说法。两位专家把在没有专用教室、没有多媒体、没有丰富的材料的前提下所上的课称作“裸课”,意在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功力。

之后数年,这一裸课观念被借用到其他学科,按全国优秀教师白金生的说法,指的是一位教师、一支粉笔、一群学生、不用多媒体的课。

因此,大家都在探讨的裸课,主要指的是两种课:一种是不经试教的公开课,另一种是不借助太多物质条件的课。

在裸课之外,还有一个“素课”。

2008年,《人民教育》刊发了朱华贤的《期待“素课”》一文,首次提出“素课”的概念;接着,2011年,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汪潮在《教学月刊》(小学版)刊发了《回归本色教学 打造“素色课堂”——谈“素课”之理念》。

于是,素课与裸课两个概念开始纠缠不清。有研究者表示,无须给素课一个明确的定义,它提供的是一种让课堂教学回归简约、朴实、有效的境界。

还有的研究者从四个方面对素课进行阐述,包括教学理念的内化、教学语言的童化、教学设计的简化、教学方式的素化。据此解释,课堂上不使用多媒体,是符合了素课一个方面的要求,是“教学方式的素化”的具体体现。

我想在这里捋一捋磨课、裸课和素课之间的关系,以及该如何正确看待它们。

磨课是一种活动,是一个过程。

磨课可以加快教师成长的步伐,尤其对年轻教师而言。

我们不仅要减少为公开课和优质课而磨课,也要摒弃“决不磨课”的狭隘观点。

对一节课的无节制打磨,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和人力,为少数的所谓优秀教师锦上添花,背离了作为一种教研活动方式的磨课的本义。

然而,目前期刊网上能查到的关于磨课的文章,大量的是一线教师讲述的在磨课中成长的经验,以及具体磨某一节课的做法和感受。

就连发誓要上祼课的张祖庆,在2020年出版的《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一书中,也专门有一篇《我的磨课史》,提醒新教师还是应该“试教”。

因此,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区域层面开展的磨课活动,要为更多的亟须成长的教师雪中送炭。综合各资料,我建议磨一节课以3次为宜,如果还要磨下去,最多不超过5次。

裸课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勇气。

年轻教师上裸课要格外慎重。因为在公开课上的表现,会影响到校内外各方对一位教师的评价。

能上不经试教的公开课,作为教师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实力,具有一定的量级。张祖庆公开宣称自己不上试教的公开课时,已经是业界的大咖。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的那位历史教师,只花15分钟准备,就能上出非常精彩的课,与他有30多年教龄不无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关于裸课的课题只热了一阵子,因为上裸课有一定的前提条件。所谓“功夫在诗外”,教师平时要多读学术著作和学科刊物,多花心血在备课上,增加自己上课的底气,才敢走上裸课的讲台。

而磨课作为一种日常的教研活动,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素课是一种样态,是一种境界。

教师最重要的是上好家常课,能借助多媒体助力课堂教学(以上素课为理由,拒绝学习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种不求上进),也要有不用多媒体就能上课的能力。

目前,有人提出了“新裸课”的说法,指的是在“黑板+白板”的交互式一体机环境下,不预先制作多媒体课件而授课的教学方式。

教师参与磨课活动,要着眼于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万事要有预先做计划和做备用计划的习惯。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教师通过日常课堂教学的修炼,可以上不经试教的裸课,也可以游刃有余地借用白板来助力教学。多媒体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该用就用,该多用就多用,不该用的时候,完全不用也精彩。只要做到精心备课,就无须纠结裸课、素课、新裸课等概念,该出手时就出手。

(作者为宁波市镇海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科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