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历史情境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5-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历史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系统、深刻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领悟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

    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中学历史课程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如《指南》所要求的,“结合学科特点,注重有机融入”?

    一方面,要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入中学历史课堂的三条重要原则。

    首先,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确保教育的科学性。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全面、客观认识历史的理论保障。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只有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才能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科学性。

    唯物史观认为,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塑造并决定着文化;同时,文化一旦形成,又会获得某种相对独立性,对经济和政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要追根溯源认识到文化赖以产生的社会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具体分析,而不是孤立地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物质根源,不因片面强调文化的重要性而陷入文化决定论的泥沼,同时又要认识到文化的独立性及其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反作用,不至于产生“文化虚无”的错误观念。

    其次,以历史理解为途径,确保教育的专业性。历史理解是历史学习的必备素质。第一阶段是理解历史叙述及其语境,能将历史叙述上升到理性认识;再进一步是能借助可靠的史料,设身处地地认识具体的历史事物,更好地感悟历史,从而形成对历史的同情和理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也是具体的历史内容,离不开历史理解。比如,对那些能集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我们既要理解其文本的含义,还要能将其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了解其赖以产生、存在的“语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其内涵及价值意义。这也正是在历史课堂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发展于具体的历史进程,若将其孤零零“拎出来”,既失去具体情境,又缺乏整体脉络,极易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者被误读曲解,或者沦为只言片语、支离破碎的知识碎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置于其据以产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还其神韵,易于理解。

    最后,以家国情怀为旨归,确保教育的目的性。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历史应具备的人文追求。家国情怀教育恰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指南》也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坚守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筑牢民族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的根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青少年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在这个层面,中学历史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殊途同归,最终都是要培养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之具有爱国情怀和为祖国富强而奋斗拼搏的责任感。

    另一方面,要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入中学历史课堂的重要策略。

    中学历史课程有助于学生系统、深刻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领悟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指南》阐明了历史学科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制定符合学科特点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科具体主题、单元、模块等,融入相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载体形式。

    首先,还原历史过程,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在历史教学中,要借助学科特点,讲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与发展。比如,说起儒家文化,在一般人的心里其含义可能是固定不变的。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家思想经历了各个时代的转型变迁。将儒家文化置于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儒家思想本身,更具体地理解文化与其所处时代的碰撞互动。

    还原历史过程,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历史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恰恰就是一个不断“扬弃继承、转化创新”的过程,是不断适应所处时代的过程。只有把这个过程讲清楚,才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认识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其次,借助历史内容,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教学中,要发挥学科优势,搞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系统”里究竟有什么。正如学者所言,中国文化是复数的文化,不是单数的文化。从创造主体来看,既有汉民族创造的文化,也包括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表现形式上看,有文字、思想、艺术等。目前,《意见》与《指南》都依据主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为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概括,需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予以具体化。比如,通过介绍《道德经》《论语》等经典著作,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通过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教化思想,让学生深刻领会中华人文精神;通过讲述精忠报国的历史人物、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让学生感悟中华传统美德。

    历史内容其实是为教学创设了具体的情境。借助生动丰富的历史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变得有血有肉、可触摸可感知,便于学生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有利于真正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的功能。

    最后,置于世界背景,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孤立的,而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历史教学中,要联系世界史的有关内容,打通中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下考察。要在中西对比中凸显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引导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中华文化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价值、地位与作用。比如,在与西方思想观念的对比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华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的独特价值。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世界背景考察,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交流互鉴、开放包容的意识。《指导纲要》要求:“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既要高度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事实上,中华文化既是发展的,也是开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停止过吸收融合外来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从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联系相关内容,把这个过程讲清楚,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胸襟与国际视野。

    (作者系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教研员、高级教师,本文为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学历史教学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3700007]成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