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模式既要管用更要好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5-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日,天津市滨海新区法院依法审结全国首起涉“青少年模式”不正当竞争案,认定被告北京某公司运营的“去广告利器”软件引导用户屏蔽音视频和直播平台青少年模式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并判决被告赔偿原告300万元的经济损失。

    “去广告利器”帮助青少年用户跳过或者屏蔽青少年模式,增加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风险,使得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不仅破坏了互联网产业的公平竞争秩序,也违反了未成年人相关保护法规,损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用法律手段规制这一行为,向社会表明了司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鲜明态度,也为治理各类帮助未成年人绕过青少年模式的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范例。

    当前,未成年人触网率显著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网络已经成为未成年人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由于未成年人身心不成熟、自制力较差,沉迷网络的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进一步压实了平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责任,各大网络游戏平台、短视频平台也纷纷上线防沉迷模式、青少年模式,通过升级技术手段强化对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的规范。

    从实践来看,这些防沉迷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近期发布的《直播与短视频行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白皮书(2023)》显示,目前国内主流直播与短视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逐渐“活”起来,使用率、用户量、月活跃用户数等均呈现增长趋势。此外,青少年模式的专属内容建设效果也渐趋明显。

    但不容回避的问题是,仍有不少未成年人尝试通过自己账号登记成年人身份信息、退出账号、输入家长密码、卸载重装等方法实现青少年模式破解,绕过上网限制,也不乏一些个人、企业以帮助未成年人破解青少年模式来牟利。青少年模式的应用上,存在着三对突出矛盾。技术上,是防护与破解的矛盾;内容上,是健康度与吸引力的矛盾;行为上,则是线上与线下的矛盾。让青少年模式真正发挥保护青少年健康文明上网的作用,要认识到,不是搭建了青少年模式就一劳永逸了,还需要不断升级技术,筑牢防破解的盾牌。技术不断升级之外,还需要通过法律等手段,打击治理各类帮助未成年人绕过青少年模式的产业链条。

    当然,打造更坚硬的技术盾牌仍然不够。一些平台在青少年模式下,内容贫乏且相对单一,缺乏吸引力,难以满足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信息需求。因此,就要优化青少年模式内容池,以健康优质的内容吸引未成年人,让未成年人主动选择青少年模式。在这方面,头部短视频平台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努力,不断为内容池扩容。近日,抖音宣布联合科普中国、中国科技馆等发起青少年科普创作计划,邀请专业科普内容生产机构和个人,创作适合青少年观看的科普视频,共建青少年模式内容池。这也就意味着,平台青少年模式的工作正从保护转向发展,从提供安全内容和功能,到与学术机构、出版社、学者教师等优质内容生产者合作,丰富与完善功能和内容池,让青少年模式真正成为孩子们“学知识、观世界”的窗口。说到底,就是青少年模式不但要“能用管用”,还要“好用爱用”。在直播与短视频平台已成为当前未成年人获取信息和新知主要渠道的背景下,用优质内容占领和充实平台,让孩子们学到更加有效、有用的知识,比一味的“围追堵截”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此外,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同样重要。而这一过程中,学校、家长、社会都不应缺位,应该为青少年提供指导、做好榜样。

    (作者系北京教育学院附属大兴实验小学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