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风趣,课堂也必须风趣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5-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常山县第一小学 占洪良

学校安排我上一堂研讨课,三思之下,我选择了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杨氏之子》。这一单元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既然是感受,自然就不能用讲解与分析代替,我想寻求一种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语言,几经探寻,几经琢磨,我的教学思路渐渐清晰。

课前谈话时,我对学生们说:“请大家把脸拉下来,做出很严肃的样子。因为今天我们上的是公开课……”

果真,整个班的氛围立时一变,有人憋着想笑,但大多数是在严肃的表情下,透露出疑惑。

再看听课的教师们,他们是一头雾水——哪有教师对学生作这种要求的?

殊不知,这正是我想要的:先把课堂氛围这根“弹簧”摁下去,等会儿它才会弹得高。

“请大家伸出右手的倒数第四根手指,跟我一起板书课题。”

学生们面面相觑,而后相视一笑。

之后,我摁着“弹簧”一下紧、一下松,有些闹腾的时候,我就安排冷场,让学生静下心思考。待学生静思默想良久,我再抖一两个小包袱,重新让气氛活跃起来。

我带领学生们进行拓展练习:“假如提问的孔君平是别人,按照杨氏之子的回答方式,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答案呢?”

学生们一时愣住了。

“假如当时的客人姓柳。柳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杨氏子会怎么回答?”

“儿应声答曰:‘未闻柳树是夫子家树。’”

一场头脑风暴开始了,

假设是其他姓氏的客人,让我这个“杨氏子”来回答。

“客人姓陈。陈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班里有两个学生姓陈,学生想到“陈”姓很自然。

“儿应声答曰:‘未闻陈皮是夫子家药。’”

好多学生有点蒙,我解释:“陈皮是一种中药材的名称。”

“客人姓过。”小霈明显有要刁难我的意思,不过我们班确实有个学生姓“过”——很少见的姓。

“儿应声答曰:‘未闻过桥米线是夫子家面。’”

我的回答赢得了学生们的肯定和笑声。

“同学们,你们知道不,我们学校有一个老师的姓很恐怖?”我抖了个包袱。

学生们讶异地张着嘴,很多学生装出一副很害怕的样子。

“他姓蓝。‘蓝天’的‘蓝’。”在说出“天”字的时候,我故作惊悚,学生们也很配合,一个个瞪着眼,双手拢住嘴。

我接着说:“蓝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蓝天是夫子家天——’”“天”被大家拉得好长好长,声音震天响。班里沸腾了,“弹簧”弹得老高。

就这样,我带领着学生们在课文风趣的语言中来回穿梭,一次次地同频共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为师者,当急公好义     下一篇:班级“病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