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旧教材”实现新教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5-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杭州市钱塘区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特级教师 陈 锋

新课标颁布,这就意味着现行的教材成了“旧教材”。一线教师不能坐等明年逐步出现的新教材,那么如何用新课标来指导“旧教材”的教学、尽快体现新课程理念和实现新教学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五点:

一是要充分强调素养导向,开展指向素养培育的新教学研究。即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遴选课程内容。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问题解决能力已是世界公认的、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核心能力之一。所以,教师要尽快根据新课标开发素养导向的新课程、研究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等教与学新范式。

二是要深刻领会新课标的要求,实现学科育人。新课标有两大亮点:学科育人价值与学科实践活动。以往学科的育人价值都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于教材知识之中,教学活动往往很难将其挖掘、展现出来,于是就导致了脱离学科育人价值的传统学科知识教学。此次强调的学科实践活动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路径,各学科的新课标在“教学提示”和“教学建议”中都提出了大量实践性活动的要求。为此,要充分理解新课标要求,摆脱“旧教材”的束缚,积极设计能够体现学科育人价值的学科实践活动,努力在学科实践活动中实现本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使“知识为本”教学走向“育人为本”的新教学。

三要充分理清新课标与旧课标的重大区别,追求“依标教学”。首先,教师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其次,要根据此次课标中增加的“学业质量标准”,充分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再次,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内容要求”提出的“学业要求”“教学提示”,根据细化的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积极领会新课标中的教学、评价案例,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及“怎么教”的具体指导。

四要充分实践新课标理念,根据新课标开发出新课程。新课标倡导的是“理想课程”,根据新课标编写出的教材是“实施课程”,符合新课标要求、能够真正被不同层次学生接受和欢迎的是“习得课程”。“习得课程”才是我们一线教师应努力开发的新课程。为此,教师要真正“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必须跳出按照“旧教材”顺序教学科知识的窠臼,改为根据学生认知秩序组织呈现课程内容。比如,通过重构教材单元聚焦核心概念,加强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主题、项目、任务等形式整合课程内容;通过设计跨学科项目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开展跨学科实践,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让认识基于实践、通过实践得到提升,从而实现实践育人。

五是要摆脱路径依赖,充分实践“探究实践”新理念。应该说,前一轮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较好地推动了课堂转型,初步改变了过去“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形态,但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探究缺乏严谨性与学科典型性,存在“虚探究或假探究”的现象,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即没有目标导向的“为了探究而探究”,或盲目套用探究程式,采用与学科无关“包治百病”的探究方式。然而,新课标强调素养导向、学科育人,探索与素养目标和内容结构化相匹配的、学科典型的学习方式,推进以学科实践为标志的育人方式变革。实际上,学科实践并非是对探究学习的否定和取代,而是体现了人们对学科教育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呼唤“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为了实践”的真正的学科探究。为此,新时期“科学探究”已被要求迭代升级为“探究实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