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找碴儿”可以成就一节好课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笔者执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的《毫米、分米的认识》一课。为建立厘米与毫米的关系,在预设时,笔者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在大屏幕上显示一把直尺,“请你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几毫米?”
通过图像的直观显示,学生会很顺利地得出“1厘米里面有10毫米”的结论,也就很自然地建立起厘米与毫米的关系。对这个环节的实施,我觉得不仅没错,而且很完美,以前这样上过几次,效果都还不错。因此,我对自己充满信心。
正式上课时,到了这一环节,我如课前的预设那样问:“谁愿意上来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几毫米?”
“我来。我来。”一只只小手争先恐后地举起来。我似乎看到了学生接下来对这个结论深信不疑的眼神。
我指着一个学生,引导大家跟着他一起数,数完后,我问:“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
“1厘米=10毫米。”看着大家不约而同地回答,我顺理成章地板书:1厘米=10毫米。
我满意地准备进入下一个环节,小黄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这个1厘米跟我这把尺子一样长,应该有200毫米。”
大家都一脸莫名其妙,先是一阵窃窃私语,接着一会儿把头转向小黄,一会儿又转向我,瞪大眼睛等着我的评判。
这个小黄平时调皮捣蛋是出名的,我心中一恼火,板起脸,小黄心惊胆战地坐下,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课还在继续,但不知怎么,我的心里总有那么一点不自在。我忍不住再去看看小黄,他欲言又止,显得那么的委屈。
评课时,我的状态还没有恢复,不知从何开口。一位教师建议:“你把那个学生叫过来,好好地听他把话说完。”
于是,我叫来了小黄。他说:“我把自己的尺子和大屏幕上的尺子对照了一下,发现差不多长,而我的尺子有20厘米,所以总共是200毫米。”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把屏幕的尺寸理解成真实的尺寸了,我在做课件时,为了显示清晰,把1厘米放大,便于全班交流,根本没有想到学生的理解会有问题。
小黄的思考有可点赞的地方,他不仅知道1厘米里面有10毫米,而且已经能以此为基础,计算出一把尺子一共有几毫米。
可是,迫于教师的权威,他在课堂上的闪光点顷刻间化为乌有。我真是后悔不已。
数学课堂是充满活力的,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每一堂课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的辅助手段,受到知识特点、学生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并不适合所有教学内容。在上述案例中,既然是通过视觉表象让学生建立长度的概念,那么任意放大就失去了真实性。
如果我能在课前深思熟虑,让学生用自己的尺子来代替大屏幕上的尺子,从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数一数,从而得出“1厘米等于10毫米”的结论,就不会出现不必要的尴尬。
教师应该真挚和殷切地期待学生的成长,敏锐地发现学生每个瞬间迸发的思维火花。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师生共享学习的快乐。
在这个案例中,如果我能借助课堂现场的生成性信息,进一步引导:“你的想法很独特,能具体说一说吗?”可以想象,当其他学生听懂了小黄的回答,一定也会迫不及待地去用自己的尺子计算,不仅巩固了厘米和毫米的关系,而且会在学习中自主地应用知识。这时,小黄的脸上一定会洋溢着自信和满足。
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课堂中注定会出现一些预设不到的意外场景,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顺势作出改变,体会学生的感受,不仅要让学生能够勇敢地站起来,更要让他们能够体面地坐下去。
如此,这些“意外”或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风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