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病”如何治?需要有人帮学生定目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杭州市奥体实验小学 林 萍

不少学生每天被逼着学习,没有一点主动性,还说学习很无聊、没意思。

这种现象并不只发生在我的学生身上,据报道,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做过相关调查和研究,发现很多年轻人对生活和工作提不起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玛德琳·莱文(Madeline Levine)2006年在《特权的代价》一书中指出,当代青少年常常感到内心空虚,有些人还出现严重的自毁行为。

而且,这种现象也不只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学霸同样如此。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系教授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2009年在《目标感》一书中指出,青少年“空心病”的蔓延,究其原因,在于目标感的缺失。

学生缺乏学习目标,更缺乏人生目标,没有目标让人浑浑噩噩,不知道该如何前进。

那么,人生目标是什么?戴蒙教授的定义是“终极关切”,即每一个“为什么”所指向的那个最终答案。为什么你在做这件事情?为什么它跟你有关?为什么它很重要?

人生有很多短期目标,比如“好好读书”“考出好成绩”“评上三好生”等,而“考上好大学”并非这些目标的“终极关切”,它仍然是一个短期目标。

因为,目标不只是让人生变得有意义,还能为之后的付出和努力带来动力。

比如:我要考上名牌大学,目的是做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我要考上师范学院,成为一名教师,想帮助更多的人成长。

早在1967年,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爱德温·洛克(Edwin Locke)就提出了目标设置理论(Goal Setting Theory),认为目标本身具有激励作用,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

根据这一理论,教师要避免总被琐事裹挟,被动地接受环境给予的安排,可以建立目标导向的班级行为构架,满足学生多种多样需要,让学生自己设定近期的和长期的目标。

开学初,班主任可以让每个学生写下自己的学期目标,目标不能过多,不能超出自己的现有能力,也不能是大话、空话、套话,必须是具体的项目,这样达成的概率才高。

目标涉及的内容不要仅限于学习上的进步,也应当包括行为上的规范,或是人际交往上的改善。在学生设定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其个体差异,不受任何人(教师、家长或同学)的影响。

目标设定好之后,唯有立成文字,才能作为一项承诺进入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目标粘贴在班级目标墙上,保证学生们随时都可以看到。

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有惰性,会有情绪,这就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唤醒和督促,从而能够让他们沿着既定的轨道继续行进。这种外部力量来自集体环境,这说明仅有个人目标不足以支撑起梦想的大厦。

班级建设目标(集体目标)也应在开学初敲定,并以班规的形式固定下来。班主任要将这些目标罗列、比较、归纳,尽量写成顺口、押韵的句子,便于学生记忆。班规可以在上课前朗读,也可以让学生抄在课本的扉页上,每天牢记。

无论是个人目标还是集体目标,都应处在个人和班级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看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否则,学生就不知道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也不知道怎样才算是达成了目标。

在长达一个学期的目标实现时间里,学生的表现会有起落,甚至有可能偏离正常轨道,这就需要强化目标。班主任要学做唐僧,经常念念“紧箍咒”,不断地提起这些目标,让目标不断发挥激励作用。

集体目标倘若只限于班级事务,会显得苍白。一旦把它和学科整合起来,或者和活动(尤其是赛事)产生关联,就会变得立体丰满,展现出无限的生命力。

举个例子,当班主任同时是语文教师时,可以从语文学科出发,举行班级写字比赛,让家长参与当评委,评出“小小书法家”,奖励写字进步的学生。这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动力去练字,还能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完成班级建设目标。

用目标形成系统的班级行动策略,就像是点亮了一盏指引学生前行的明灯,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班级,爱上校园生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