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指引教育未来 浙江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教育事业整体跃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6月15日,为传承蚂蚁岛精神,浙江海洋大学启动蚂蚁岛红色专线活动。活动期间将举办“移动的思政课堂”走进蚂蚁岛、蚂蚁岛精神理论辅导报告等。
(本报通讯员 杨潇航 摄) 6月15日,丽水市“红领巾喜迎二十大,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遂昌举行。
(本报通讯员 叶艳景 摄)

□ 舒玲玲

100所幼儿园结成24个特殊联盟,衢州市柯城区“红领·巾”党建联盟以公办园“传帮带”的形式,将鲜红党旗深插进民办园的土壤。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党旗在浙江越来越多的山野村庄、镇街工厂上空飘扬。风过处,旌旗飞舞出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青春形象,猎猎风声中传出清脆慷慨的青春誓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青春向党,不负人民!”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学校办到哪里、师生走到哪里、服务推进到哪里,党旗就飘扬到哪里。

教育党建工作试点示范培育数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率先试点的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获中组部、教育部在全国推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十方面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连续两年高校思政培育项目占全国的十分之一……5年来,浙江教育系统奋力建设党建新高地。

变革重塑,工作体系再升级

教育人都有一个共识: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但是,“如何加强”“怎样领导”却考验着教育管理者的智慧和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在浙江,管理主体多元、党组织隶属关系多样是不少学校面临的现实困局,由此产生的体制不顺、职责不清问题也曾困扰各地各校多年。

教育之所需,政府之所虑。今年4月,浙江高规格成立省委教育工委,省委副书记出任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全省教育系统迎来党建工作管理体制的系统性变革与重塑。省委教育工委将与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一起,纵深推进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时间,谋划成立市委教育工委被各地市委市政府提上工作日程,并积极构建学校党建工作新布局;省属高校也将于6月底前全面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至此,浙江教育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教育工委牵头抓总,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奔着“把教育系统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模范之地”的目标,金华积极筹备成立市县两级教育工委,加强各类教育主体的党建工作,其中也包括校外培训机构。“要对校外培训机构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派驻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应建尽建’。”金华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楼伟民说。根据计划,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机构将分别于今年5月底、12月底前完成全覆盖。

以打造全国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的示范样板、咨询智库、协作平台为己任,浙江树人学院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党建铸魂、党建聚力、党建强基和党建育人五大工程,以党建迭代升级推动学校整体智治能力提升。

学校党支部建设有标准化指南,师生学习党史知识有地方红色教材。依托全市605个中小学校党支部,湖州将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至教育全系统、全领域,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也已实现全市公办中小学校全覆盖。

松阳县还以做亮党建指标为抓手,推进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社区学校等6类学校的督导评估工作,加快建设省级现代化学校。

夯基垒台,基层党建再加强

油菜花开的季节里,桐乡市大麻镇永丰村“一沐春风万顷黄”。其中15亩“七彩油菜”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浙江大学党员教师周伟军培育的。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浙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教工党支部秉持“在农为农”初心,以“党建+业务”引领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扎实推进样板党支部创建工作。

示范创建、质量创优,从2018年“烧起来”的这把新时代高校党建之火已燎原浙江。教育部先后开展了3批全国高校党建示范创建质量创优工作,我省地方高校累计入围数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省级“双创”工作也已开展两批次,共遴选培育20所党建示范高校、133个党建标杆院系、261个党建样板支部。按照省委部署,到2025年,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占比将升至30%。

其实,为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过硬、构建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近年来浙江教育不仅全系统推进党建质量提升工程,还以高校为主阵地深入开展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由此,以强化高校“抓院促系、整校建强”机制,实施二级学院党建强院计划、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党建整固提升行动为抓手,全面筑强组织体系这把火在浙江高校愈烧愈烈。

在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院党委每年年底都会对基层党支部进行“党性体检”。针对“党性体质相对较弱”的支部,院党委会“对症下药”精准施治、“开出药方”整改帮扶,并设定“复查”时限。如今,支部党性体检机制在化工学院已然常态化、动态化。

为推动党建和业务“双融双促”,宁波大学机械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师党支部把党小组建在科研团队上,构建起“党组织联建—服务队进基地—特派员进项目”的科技服务体系。由冲击动力学团队党小组首创的桥梁防撞技术科研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杭州湾大桥、福建平潭大桥等6座跨海大桥。

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文化是共同富裕的‘关键变量’”,浙江传媒学院党委聚焦与共同富裕示范区相匹配的重大文化建设,成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网络视听研究中心,原创音乐剧《红船往事》还入选了我省唯一一项“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项目。

选优建强,人才队伍再优化

2021年,浙大新增两院院士、长江讲席学者、“四青”人才均居全国第一,入选省“鲲鹏行动”计划11人,“十三五”期间新增高层次人才超过50%;西湖大学自建校以来,已累计签约高层次学术人才188人,入选省“鲲鹏行动”计划14人……这些年,浙江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育,力度空前。

“要壮大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青年科技人才生力军、人才队伍基本盘。”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高校人才25条”等政策的形式向各高校铺开。由“一把手”抓人才“第一资源”,高校党委书记校长纷纷将引才育才当作第一责任。省教育厅也连续5年开展高校党委书记抓人才工作述职,不断拉紧责任链。

对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人才建立后评估式的“预引进”机制,举荐引进,“大师+团队”式引才……为广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宁波大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打造了人才新政的“宁大升级版”。仅2021年,宁大就引进高层次教学科研人才162人,年净增92人。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黄文秀介绍,该校启动了高层次人才引育“百人计划”、青年人才“蓄水池”计划和民间中医人才“纳贤计划”,不拘一格选贤任能。

教育厅组织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选优建强干部队伍,我省从严审核把关高校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换届工作,大力选配党建、业务“双强型”书记,选拔学术领军人才担任校长,并要求二级学院(系)配备专职副书记、专职组织员,要求教师党支部配备“双带头人”支部书记。“我们还争取到省财政新增党建专项经费1200多万元,用于支持省部属高校开展党建‘双创’工作、‘党员之家’精品示范工程等建设。”该负责人说。

温州医科大学组织开展了党务干部“先锋引领”计划和党员队伍“典型示范”计划。该校党委书记吕一军介绍,温医大不仅注重拓宽党务干部成长通道,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还积极引领党员聚焦凝心“亮身份”、聚焦赋能“双培养”、聚焦塑形“树先锋”,充分释放先进群体的正能量。近5年来,从抗击疫情一线到志愿服务后方,从科研攻关的实验室到乡村振兴的试验田,从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到带领百姓共同致富……处处活跃着党员干部和党员师生的身影,始终飘扬着鲜红的党旗。

为党育人,红色根脉永传承

在嘉兴红船旁,在义乌陈望道故居,在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行走的思政课”一次次将学生们带回那段筚路蓝缕的岁月,带回百年大党初诞生的起点。作为“三地一窗口”省份,红色根脉是党在浙江百年奋斗最鲜明的底色。

而在高校全面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让红色根脉在一代代青年人中永续传承,浙江有自己的深谋远虑:要用好红色根脉的深厚底蕴和数字化改革的先发优势,推进新时代思政工作守正创新。于是,浙江重点抓好政治领航育人等六大强基行动,以“七张问题清单”为牵引,不断推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前,浙江教育系统相关平台已建成投用,实现了数据集成、主动预警、精准服务、决策支持等功能。

前不久,浙江财经大学教授龚刚敏带领5名学生到海盐县开展了共同富裕田野调查。他说:“我常带着学生深入田野乡村,将乡村大发展、大变迁过程中不断涌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研究的新主题、新课题。”浙财大党委书记李金昌很支持这样的“课堂”,他心中的“三全育人”,不是千人一面的灌输,而是给学生提供千姿百态的选择,教师们的出场方式也应该是千变万化的。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作为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浙江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教育首位,深入实施立德铸魂工程,逐步打造出具有浙江辨识度的育人工作体系。不仅在改革主阵地的高校全方位推进,浙江还将深入实施“三全育人”载体扩面提质工程,启动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和百万学生文化涵养行动计划,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如今,“校园处处皆课堂,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在浙江蔚然成风。

这也对加快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进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守好一段渠”更需“跑好接力赛”,台州不仅推动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小学校”结对工程,培育大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还依托地方德育教材在大中小学生心中厚植“垦荒精神”;杭州市临安区则成立了天目少年思政学院,推动全区学校做好顶层设计,并依托浙江理工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