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当放牧孩子的心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7-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暑假生活期间,学生更多的应该是参与到生活实践中去,以增长其才干;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以丰富其阅历;多接近大自然,以陶冶其性情。

□朱建人

又一个暑假到来了。多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暑假已经习惯于被称为一年中的“第三学期”——这边学校一放假,那边培训机构便接力上阵,让学生在酷暑中转辗于各种培训之中。今年是“双减”政策出台后的第一个完整的暑假。那么,这个让学生疲惫不堪的“第三学期”消失了没有?学生各种学业或非学业的负担降下来了没有?据笔者观察,情况并不乐观。看看左右的亲朋好友,似乎还在忙着让孩子上各种兴趣班,感觉“内卷”依旧,只是内容略有变化而已。

这种状况的存在,除了当下社会中家长对孩子成长普遍存在焦虑情绪之外,另有一个原因便是与人们对教育内在规律,甚至是教育常识缺乏必要的认识有关。暑假是怎么来的?一年之中为什么要放暑假?许多时候,当我们捋不清某些事物的道理时,不妨回溯其本源。

我们今天的学校制度是舶来品,暑假也是一样。十九世纪中叶,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学校放暑假便是其中一项。其主要理由是学校上课的长期脑力疲劳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学生需要体力上的休整。而且,夏天学生聚集在一起,很容易滋生传染疾病。因此,此项改革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医学及心理学界的支持。但是,放暑假真正获得普遍施行,并在全球产生影响已经是20世纪初了。可见其也是随着社会向工业化转型而逐渐形成共识的。

在暑假生活期间,学生更多的应该是参与到生活实践中去,以增长其才干;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以丰富其阅历,多接近大自然,以陶冶其性情。这样的理念其实在我国也是“古已有之”。《礼记·学记》中就有“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不但要“藏”“修”,还要注重“息”“游”,方能相得益彰。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著名教育家、社会学家潘光旦在《假期与知识生活的解放》一文中明确提出,假期“便是知识饥荒者解除痛苦回复自由的上好机会”。惜乎时至今日,拥有这种理念者在我国依然十分小众,多数人的观念依然受到“苦读文化”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挤对,不愿或不敢将暑假这份宝贵的闲暇资源还给孩子。

“双减”后第一个暑假可以做什么?可以让孩子“学做一道夏天拿手菜”“感受自然美”“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陪长辈一天”“约上同伴同玩”等。这些选项贴近了放暑假的初衷,有着浓浓的“烟火气”,富于实操性,希望能给家长以启示。

为巩固深化“双减”成果,充实丰富学生假期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延续“亲轻寒假·健康成长”活动惯例,省教育厅近日联合有关单位,设计推出“多彩暑假”系列实践活动,孩子们更可以踊跃参与。

暑假,让孩子们的心灵在更广阔的生活世界中去自由放牧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