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新形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统筹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这是新时代新征程赋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
随着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我国教育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此背景下,师范院校要积极探索“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的新型支教模式,不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大力促进教育机会公平、服务惠及、资源共享。
长期以来,支教作为一种跨地域的师资补充手段,在缓解贫困地区师资匮乏和促进农村地区师资交流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传统支教存在周期短、效率低、缺乏系统连贯性等不足,“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模式可以更大范围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缓解乡村学校课程资源。同时,通过信息共享使支教者根据自身专业优势和个人特长进行选择,形成支教双方按需调配、双向受益的教育形态。通过这一支教模式,为不同类型学校和差异化教学提供丰富的支教手段与资源保障,并持续性开展有针对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
因此,将“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作为传统支教的有效补充,利用互联网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实现师范院校智力资源提升农村薄弱学校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和教育意义。综合来看,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
一是由政府搭台,联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作为一种新型支教模式,政府部门搭台制定方案并着手推行,通过师范院校与地方教育局联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包括支教学校的遴选、支教团队的组建、混合支教模式的设计、支教推进计划等具体实施方案,既能有效保障目标精准和过程规范,同时也可对项目推进过程和效果评价的后续实施形成监控与督促。
二是从需要出发,搭建安全可靠的网络支教环境。师范院校应联合教育行政部门、有关企业和支教学校,根据远程支教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搭建互联网支教环境,满足师生互动要求。网络对接和设备调试、网络环境安全测试、专递课堂教学设备测试、远程支教场景测试和远程互动教学系统稳定测试等基本操作应作为实施方案的常规内容进行保障,以便网络支教的顺利进行。
三是以育人为中心,探索实地和网络相结合的混合支教新模式。“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模式是在传统支教基础上的融合与创新,师范院校应先期组织支教团队开展短期实地支教,深入实地了解当地学校学生学情及开课需求,与学校师生面对面交流,增进师生情感交流,提升双方教师、学生的参与度。在实地支教的基础上,通过网上集体备课、网络授课、协同教研等支教活动,进而提高远程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构建长效、稳定的支教团队和教育模式。
四是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探索“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模式的实施,将有效拓展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合一的教育内涵和实践路径,实现人才培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统一。
由政府搭台,从需要出发,以育人为中心,积极协调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进行有效衔接,将师范类院校与农村学校的需求双向对接,引入高校教育硕士、优秀师范生,以互联网为支撑,以专递课堂为纽带,充分发挥师范院校教育资源优势,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服务”的教育转变。同时也实现从“满足需求”到“主动共建”的实践变革,促进广大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本文系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YB074]阶段性研究成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