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壮志当凌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6-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科学技术课教师傅悦铭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发现,学生刚加入科技社团的时候,遇到问题总是喊老师,而且很容易在团队中争吵,但是经过两年的科技活动训练和各类比赛后,学生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比做题、套公式复杂得多。”傅悦铭说。

    “科普卫星带给我的最大收获不是知识层面,而是拓宽了视野、培养了兴趣,让我有机会在进入大学之前对航天领域有一定的了解。”朱迅说。

    如今,朱迅的博士研究方向为空天飞行器喷雾冷却热防护,他计划未来继续在专业相关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沈军介绍,北京市八一学校正在以实验室研究项目为载体,探索高校科研院所与中学共建航天科普课程的教育新途径,依托大学、科研机构资源,逐步建立中学、高校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为学生的3年服务,要他3年好,但是不能把他30年的事情抛开,把30年抛开,是不完整的教育。我们很多教育人,都在追求30年。”在沈军看来,如果更多学生能够爱科学、种下以后从事科学工作的种子,“那我们的工作就是有价值的”。

    (特别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 王友文 欧媚 梁昱娟 冯子琪 执笔:欧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