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壮志当凌云
科学技术课教师傅悦铭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发现,学生刚加入科技社团的时候,遇到问题总是喊老师,而且很容易在团队中争吵,但是经过两年的科技活动训练和各类比赛后,学生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比做题、套公式复杂得多。”傅悦铭说。
“科普卫星带给我的最大收获不是知识层面,而是拓宽了视野、培养了兴趣,让我有机会在进入大学之前对航天领域有一定的了解。”朱迅说。
如今,朱迅的博士研究方向为空天飞行器喷雾冷却热防护,他计划未来继续在专业相关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沈军介绍,北京市八一学校正在以实验室研究项目为载体,探索高校科研院所与中学共建航天科普课程的教育新途径,依托大学、科研机构资源,逐步建立中学、高校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为学生的3年服务,要他3年好,但是不能把他30年的事情抛开,把30年抛开,是不完整的教育。我们很多教育人,都在追求30年。”在沈军看来,如果更多学生能够爱科学、种下以后从事科学工作的种子,“那我们的工作就是有价值的”。
(特别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 王友文 欧媚 梁昱娟 冯子琪 执笔:欧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