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绘同心圆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以下简称“牙林一中”)是一个由多民族师生构成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大家庭。学校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持续强化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
牙林一中先后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美育特色示范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首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聚焦“一课一堂”,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理论知识学习
党建引领,党课落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入脑入心。牙林一中党委持续强化“六大建设”,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等方面引领学校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主题党课为抓手,每学年党委书记面向学校教师讲授专题党课两节、党委委员在所属党支部讲授专题党课一节,引领学校教师牢固树立“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
思政引领,讲堂落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形有效。2021年3月起,学校每月底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思政大讲堂”。该讲堂通过“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争做民族团结石榴籽”等专题课堂,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活用“网屏板窗”,形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学习链”
牙林一中活用“网络、电子屏、黑板、宣传橱窗”等无声工具,打通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知识链”“区块链”,形成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学习链”“宣传链”。
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行动。本着“打造自学平台,提供定向知识”的原则,学校公众号开设“石榴籽育人小课堂”专题,开设《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学习专栏、普法学习专栏,引领教师、学生及家长通过自学丰富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强化法治意识,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现实针对性。
推进“共有家园”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电子屏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标语、校园宣传橱窗展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成果、班级德育黑板展示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题板报,这些校园文化建设致力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校园景观,使之进入师生头脑,在自学、互学、群学与展学中全程式、立体化地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网络、进校园、进班级”,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围绕“两月一节”,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意识
把握关键节点,在活动中引导广大师生做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和维护者。牙林一中把握5月、9月两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关键时间节点,找准切入点、锚定着力点,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手抄报创作等方式,开展“六个一”活动、“三进”活动,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驻每一名师生心灵,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搭建展示舞台,在实践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校园艺术节是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活起来”“亮起来”的特色载体。牙林一中校园艺术节已连续举办17届,每年覆盖人数超2000人,马头琴合奏或独奏的开场节目,《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等合唱曲目,《十送红军》《草原儿女心向党》等歌舞作品,“民族霓裳”创意民族服饰走秀等艺术表演,在“唱、舞、演、奏、秀”中传达师生爱党爱国情怀,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意识。
探索“学科融入”,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融入每周班会课。学校德育团队本着系统化思考、结构化设计的原则,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防教育、法治教育相结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机融入每周班会课,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
融入学科课程。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特别是校本课程的构建过程中,牙林一中特别强调政治、历史、地理、语文等学科课堂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机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在文化寻根之旅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厚植家国情怀,并以此为基点尝试跨学科教学。
融入“五育并举”。美术课上,学生通过剪纸、雕塑、陶塑、版画等形式,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音乐课上,学生同唱《独特的民族风》,共舞《母亲是中华》;体育课上,学生参加接力跑、打太极、学武术……学生们画出来、剪出来、捏出来、唱出来、舞起来、跳起来……这些活动凝聚着各族师生团结一心的精气神,展现着共创和谐的新面貌,埋下了民族团结进步、“爱我中华”的种子。
搭建“交流平台”,践行民族团结一家亲
强化社团建设,搭建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学校现开设有科技、文学、音乐、体育、美术、摄影、书法、礼仪8类11个社团,引领各年级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把握思想交流、体会分享、成果共享的机会,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传递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传播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自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开设家长课堂,延伸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行动。学校“家长课堂”把握特殊时间节点,以“月主题”的方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例如,4月围绕“世界读书日”,开展“注重家教家风建设 优化家庭教育”“诵读国学经典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活动。5月围绕“民族政策宣传月”,在“五四青年节”时强调“展现时代风采 铸就青春梦想”;在“国际家庭日”时,由学校校长主讲“心中有国 家中有爱——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传承良好家教家风”主题教育课;在“民族法治宣传周”开展法治教育,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班”的理念深入师心,推动法治精神走进家长心灵。
倾情支教行动,践行民族团结一家亲。牙林一中积极响应《优秀中青年教师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派遣4名教师走进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一中,参与培优扶困工作,帮助该校建立学科课程体系,在支教行动中书写着命运与共的暖心故事,践行民族团结一家亲。
(曲晓晨)
瓒呭競渚垮埄搴椾笅鍗曚紭鎯� 姣忓ぉ棰嗗彇鍒敊杩囷紝鍗曞崟浼樻儬浜笉鍋�-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