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视“治愈近视”虚假营销
□丁慎毅
暑假即将结束,各地中小学生陆续迎来开学日。眼科门诊、近视矫正机构、配镜门店近期也迎来了患者和顾客的人流“高峰”。但有家长发现,夸大功效、虚假宣传等现象时常出现。调查显示,83.6%的受访家长感到现在声称能“治愈近视”的虚假营销现象普遍,83.7%的受访家长认为近视防控虚假营销是儿童青少年护眼之路上的一大“拦路虎”。(8月25日《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不断有眼科专家在科普,从近视的发生原理来说,已确诊的近视,在目前的医疗技术条件下是不可逆的,也就是无法治愈的;近视发生后,只能尽量减缓度数增长,也就是控制发展。2019年,国家6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明确:“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既然如此,为何还有家长频频上当?
首先,青少年近视防控已经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因此创造了大量商机。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忽悠家长说孩子是“假性近视”,积极干预可恢复正常或降低近视度数,造成家长和孩子的错觉。中消协曾多次提示,有些消费者在试用或者初次接受服务后,可能会有一些“效果”。但它们都是通过放松神经肌肉来缓解因眼疲劳而产生的一些症状,其实近视依然存在。
其次是监管、治理上不够彻底。据测算,2030年,我国近视防控市场规模或达约2100亿元,其中近视手术是一个几百亿级规模的大市场,连年保持增长趋势。
对“治愈近视”虚假营销,商家不能再“近视”。商家如果一定要做近视市场,必须转到预防近视上来,通过开发相应的科学防控产品、加强视力健康教育、组织户外活动和锻炼等,为预防儿童青少年视力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
今年2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校园视力检测与近视防控相关服务工作的通知》,强调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依法从严查处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度数修复”等误导性表述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进行营销宣传的行为。
对“治愈近视”虚假营销,各地监管部门切不能再“近视”。儿童青少年近视,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卫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近视治疗虚假宣传现象扰乱了近视防控的观念和市场,给未成年人和家长形成误导。无效的近视治疗,不仅治不好儿童的近视,而且让孩子和家庭白白浪费了宝贵时间和大量金钱。更可怕的是,一些治疗方法,反过来有可能会伤害孩子的眼睛、视力,进一步加重孩子的近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