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一幅家风探索图
□ 童抒雯
“一、莫不孝二亲;二、莫弃本逐末背毁师长……”小桥流水,古宅深院,温州市鹿城区山福镇的驿头村,原本是隐藏在绿水青山间的古村落,因为一条家训长廊而远近闻名。
向南驱车50公里,在温州市新田园小学的一节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林驰向全班学生发出了一条“家训征集令”:因为长廊的扩建需求,现在向社会征集有影响力的家规家训,欢迎大家献计献策。
一条征集令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羁绊。
这项任务,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有点挑战但不陌生,这是绘制家风探索图的第一步。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 林驰将带领学生们以时间为纵轴,串联古今,以家庭为横轴,链接生活,一幅亲切且温情的家风探索图正在徐徐展开。
把“天边事”说成“身边事”
“我们小组推荐的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话是在餐桌旁边发现的。”“我推荐的也是这句话,我是在语文课本里发现的。”“我在社区宣传栏里也看到过这句话!”创设情境,是林驰将课本中有距离感的家国情怀拉近到身边的一次尝试。在林驰的设计蓝图里,这幅家风探索图的点睛之笔在于如何解锁“传承”这个概念。
“古代的家规家训为什么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看似随意的发问,却精妙地解答了“传承”这件事。正如有学生所说:“古代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在依然存在,说明家训既可以教育古代人,也可以教育现代人。”
在第二个学习情境——“家书博物馆”里,学生们通过在线浏览各个时期的不同家书,与爱国这件事走得很近了。“请在你看到的家书里选择一封最能触动你的家书进行摘录,再与大家分享。”
在公布完第二个课堂任务后,林驰有意识地在学生中筛选出“最心仪”的家书,分别是革命家书、抗日家书和抗疫家书,“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三封家书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写给的对象不同”“写信的时间不同”“当时国家面临的困难不同”“都体现了爱国情怀”“都体现了舍小家为大家”……学生们各抒己见。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比较,大家发现无论在什么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爱国情怀从未改变。当林驰把所有的家书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后,对家风家训中的爱国情怀具有传承性的解释不言而喻。
“对小学生来说,家风家训距离日常生活太遥远了,思政老师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看似高远的家国情怀拉近到孩子身边,从时空上打破偏见,让他们感受到爱国这件事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林驰解释道。
将“细小事”做成“大文章”
家风是什么?它可以是家书中的“壮志豪言”,它可以是廊檐壁画上的“处事名言”,它也可以是炽热的、温情的、警世的……但对于学生们来说,家风还可以是什么呢?
“这堂课的第二个难点就是要把生活中很小的一些事情,把孩子们不容易注意到的事情,放大了,掰开了,揉碎了说。”课前,林驰就做过一次群体调查:“你们家里有家风吗?”得到的答案却和想象中的大相径庭:“大部分的孩子会说家里没有家风,又或者是家长会说一些话,但是不确定那些是不是家风。”
真的是这样吗?于是,林驰给学生布置的第三个课堂任务是“写下你印象最深刻的来自家人的叮嘱”。记忆的大门一下子被打开了,学生们纷纷写下平日里习以为常的叮咛,有的是“吃饭要吃干净”,有的是“做事要尽最大努力”,有的是“周末要记得回家看看奶奶”……尽管是最朴实的言语,却处处透露着人情的力量和感动。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又是怎么说的呢?这时,林驰拿出了“撒手锏”,放了一则音频:“自己的事情自己管好,认真学习,快乐玩耍”“输了又没有关系,下次再来好了呀”“游戏玩得好不代表你聪明,真正聪明的人知道该在哪里努力”“爸爸努力工作,你努力学习,我们一起把生活过好,好不好”……
一时间,父母的“千叮咛万嘱咐”在课堂响起,这是谁的声音,又是谁的嘱托呢?一声声,一句句,原本惹人心烦的“唠叨”顿时变成了一曲最温暖动听的和弦,叩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心门。
“道德与法治课的素材应该尽可能地链接孩子最真实的生活,因为只有这些东西才是最能打动人的,能够走到孩子心里去的。”对林驰来说,她似乎找到了链接课堂与生活的契点,就是这些藏在生活角角落落里的小事,不起眼却力量饱满。
让“每一节课”呈现“有深度”
曾经在省级、市级各项比赛中斩获佳绩,并入选2021年度全国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典型经验名单,这位竞技场上的佼佼者却更愿意把这些荣誉归功于“认真研读”,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国情……“很多人对道德与法治课有误解,认为它就是一门只需要机械记忆的课程,其实这样的解读是错误的。”
想要改变这种世俗的偏见,需要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课程的设计上下狠功夫。在《探寻优秀家风》这节课上,林驰从让学生摘录家书着手,到通过时间轴讨论家风能够被传承,从发现问题到思考、解决问题,这样的思维闭环是林驰一直追求的“深度课堂”。
小学二年级《我长大了》这一节课曾经获得“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其中有一章节涉及如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按照常规设计,教师只需要点出如何合理消费,但林驰就地取材,结合了学校的德育品牌——红领巾创新创业园。学生们可以利用零花钱,在红领巾创新创业园里做起自己的“小本生意”。进货,销售,经营……立足教材,却又高于教材,跳出思维桎梏,道德与法治课也可以是思维的训练场。
“作为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并不是通过一味地说教和填鸭,只有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才更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既立足于课本,又要深化课题,为了呈现“有深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林驰一直在努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