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以开放性实验为突破口,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青田县油竹实验小学 叶礼静
“双减”背景下,为进一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小学科学教师需遵循提质增效原则,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以开放性实验为突破口,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不同的实验探索课程,以进一步推进生本课堂建设,不断提升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一、引导观察,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小学生缺乏良好的自制力,无法长时间集中精神听课,这就需要科学教师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呈现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混合与分离》内容时,教师首先展示食盐与沙子,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阐述自己的所思所想并将二者混合,通过分析混合物的形式,掌握物质混合的基本操作方法并产生疑问,思考物质混合后能否产生新的物质。然后,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学习分离的相关知识。最后,教师提出有关混合物分离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片、标本,认识有关混合与分离的科学现象。
二、微课教学,直观揭示抽象原理
微课教学可以直观揭示抽象的科学原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科学教师应围绕有关科学知识,设计形式新颖的微课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深入理解抽象的科学原理。
例如,在讲解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果实和种子》内容时,教师首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喜欢吃的水果和蔬菜,制作形式新颖的“果实”微课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果实的不同形态,使之明白从种子到果实需要经历的过程。然后,讲解有关种子的理论知识,播放“种子解剖”微课视频,直观揭示抽象的科学原理。最后,指导学生探究种子传播途径,让学生懂得种子的用途,明白果实是由种子变化而来的,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自主研学,促进实验能力提升
实验是探索科学真理的重要途径,鼓励小学生进行自主研学,可以有效促进其实验能力的提升。科学教师应明确“双减”要求,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实验内容,让学生自主研究、学习,同时为其提供科学指导,帮助其顺利完成实验。
例如,在讲解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杠杆的科学》内容时,教师首先以“撬动水桶”游戏作为教学引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撬动装有水的木桶,同时引申出“杠杆”的相关概念,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阻力点、支点和用力点”,初步认识杠杆,然后让他们自主设计。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验成果,讲解重物挂法,让学生从“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三个角度思考杠杆的科学原理,在自主研究中引发学生思考,促进他们的能力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小学科学教师应坚持因势利导,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学习空间,基于“双减”政策要求来创新教学模式,改善实验教学质量,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切实做到提质增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