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评价的价值在哪?
□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新湖校区 汪 丽
近日,我观摩了一节六年级的英语读写课。刚上课时,我看见授课教师拿着手机在调试电脑,心想,这节课应该是信息技术融合的课,心中不禁一阵惊喜。
果不其然,教师运用之江汇平台授课助手中的分组评价,将学生分成四个组,每组有成员积极发言时,教师在手机上给予加分,学生则能在电脑端看到每一组的得分情况。
然而,在手机上操作,教师要时不时地看手机,课中还出现了操作失灵的情况,课堂连贯性受到严重影响。
课后,我与授课教师进行了探讨,我们达成一个共识,本课中信息技术评价的使用,与在黑板上给表现好的小组加小红花本质上并无不同,两者都能直观地看到每一小组的得分情况。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评价方式意义何在呢?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于是,融合教学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师教研的热点,但是信息技术怎么用、什么时候用、用到什么程度,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论证。
不能为了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功能应该是辅助教学,规避传统课堂的不足,如作业实时点评、多元评价等,让课堂更加灵动,而不是更受束缚。
对于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评价中,笔者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课前——诊断性评价,了解学情
学生在上课前已经掌握了什么,还未掌握什么,传统的学情了解方式是根据教学经验或是对作业情况粗估,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持。
用之江汇平台中的课前导学单,学生提交课前练习后,既有每个学生的得分,也有每题的正确率,大数据反馈帮助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情,以便教师遵循“就近发展区”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二、课中——实时性评价,激趣提效
之江汇平台互动课堂中的“光荣榜”、在线检测、屏幕镜像等功能,实时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使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在大数据支持下,实现课堂“教、学、评”有机结合。
三、课后——多维度评价,促生发展
课后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学得怎么样”和“如何继续自主学习”。借助之江汇、钉钉等信息平台,可以设置从语音书写是否优美、语法是否准确无误,以及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学生和家长也能加入到评价中来。
在钉钉学习群中布置口语作业,系统可以给词句跟读自动打分,显示学生完成口语作业的用时,以及每个词句的得分等详细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教师能够清楚地掌握班级整体作业情况,并以此对后续复习作出安排。
数据始终是冷冰冰的,如果只停留在收集、整理和交流的层面上,对数据的运用仍是较为粗浅的。如何有针对性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才是关键所在,值得每位教师探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