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融通促发展 “双万计划”建设显成效
重庆文理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贯彻落实工程教育认证的OBE理念,把握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专业建设统领全局,以课程建设落实质量,提出了“德业兼修,数字赋能,多元融合,能力进阶”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产教学研评”全链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和一流课程的“双突破性”进展。
1.贯彻OBE理念,重构多元融通的智能硬件新工科课程体系
2018年,重庆文理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贯彻落实工程教育认证的OBE理念,用“成果导向”替代“学科导向”,瞄准成渝地区电子信息支柱产业,顺应时代对人才需求转变的要求,与东软集团联合建立智能硬件学院。校企联合,准确定位智能硬件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按照《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设计毕业要求,根据毕业要求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专业理论—软硬件实验训练—口袋实验室素质训练—特色校企卓越班”多元融通的智能硬件人才培养体系。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及内容,让每门课程与毕业要求指标点一一对应,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达成度。
2.德业兼修,创新“三融四进”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重庆文理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抓住“大国工匠”及“服务西部、边疆”两条课程思政主线,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依托智能硬件产业学院,将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职业要求融入课程体系、岗位能力融入课程实践。根据岗位群能力要求,融合行业新器件、新技术,通过产学研协同育人,凝练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探究深度学习及混合式教学模式。遵循学习认知规律,将电子信息及电气工程领域复杂综合的工程项目分解为功能性基础实践模块、贯穿式综合项目模块以及突破式个性化拓展模块,开创分阶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践行理实、软硬、线上线下“三融合”,形成了基础知识理解、单元模块应用、综合分析实现、创新应用突破“四阶递进”的教学路径,让学生在逐层递进、理实融合的探究式学习中,从低阶的理论知识识记、理解逐步达到高阶的应用、分析、评估及创新。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很好地增进了各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了教育质量,保证了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有效支撑。
3.数字赋能,打造“智慧三跨”教学环境
重庆文理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瞄准“教学数字化”,运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优质教学资源及虚拟仿真平台,结合学校定位及学生学情完成了80余门课程在线资源的建设,充分利用全国优质课程资源,建立了“从最小可用品”出发可以“频繁验证并修改”的口袋实验室,让学生突破课堂的限制,实现时时练、处处练。产教融合,让实训实践进企业,与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众创空间,与株洲宏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超级电容器工程化实践平台,实现企业元素进课堂。依托省级首席技能大师实验室、教学名师工作室,设置开放性的综合训练、设计环境,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同时得到校内外多位教师的指导。通过以上举措,使得教学打破了教与学时间、空间以及教师水平的限制,打造了跨课堂、跨学校、跨教师的“智慧三跨”教学环境,为学生深化综合实践创新提供了有效支撑。
4.紧盯达成度,构建能力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
围绕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以能力产出为导向,全面修订各类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增加反应能力和思维的形成性、过程化的考核评价比例。结合数字化课程平台,建立了“作品达成度分段评价+线上线下知识、能力、素养多维评价”相结合的数字化、精细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了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督导评教、专家评教、自我评价、半期座谈和校、院、系三级教学督导的多维评价监控体系;制定了五级教师分层激励评价体系及学生、企业、家长三方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实时反馈教学及人才培养情况,为专业及课程建设的持续更新迭代提供了支撑。
5.多方联动,培养“三化”教师团队
开拓“双师型”教师引进机制。秉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教师团队建设机制,引进企业导师15名,向国内知名企业派遣教师40余人次。开办暑期智能软硬件研修班8期,促进现有师资“工程化”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校企课题合作”,校企双方人员共同参与产品研发,在合作中促进资源优势互补、双边互动学习,高校教师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科技服务能力,推动师资团队“工程化”发展。此外,依托学校省级教师发展平台及与俄罗斯、东南亚国家的国际联合人才培养,送培教师参加海外研修,定期开展“师资教育培训”“名师大课堂”等,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交流及比赛,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及专业素养不断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的问题,为“软硬融合”的智能硬件工程师培养做好了师资保障。“专业化、工程化、国际化”的“三化”智能硬件师资团队日趋精良。
6.制度保障,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学校设立了竞争性的教学专项绩效用于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生指导等方面作出成绩的二级单位分配,体现多劳多得;设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激励文件及办法,促进教师队伍提升专业素养,深化教研教改,扎实推进课程建设。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建立了《教研室教研教改研讨管理条例》,有效地促进和保障了教师教研教学工作的开展。
经过近5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双万计划”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被评为重庆市“三特行动”特色专业、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该专业在艾瑞深校友会网2023年校友会中国一流专业排名中位居全国排名(应用型)前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任晓霞、杨守良团队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获国家混合式一流课程。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近5年已成功申报省级一流课程4门,拟申报2023国家一流课程2门,立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教师欧汉文的工作室被认定为市级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教师获得产学研协同育人等各类教研教改项目60余项,出版教材4部,获得国家、省、市级教学比赛一等奖10项和二、三等奖近20项。学生近5年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获得国家奖项30余项,省级及以上一、二等奖200余项。
(任晓霞)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